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调查显示:超25%学生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不达标

--------------------------------------------------------------------------------
点击次数:3394  发布时间:2012-6-19 12:16:10

 

  浙江省疾控中心一项历时5年的学生生长发育与营养状况监测结果显示,在接受调查和监测的19万余名中小学生中,有超过1/4的学生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不达标。其中营养不良率为15.26%,肥胖率达10.40%。 

  在经济相对发达的浙江,营养不良率和肥胖率“两头翘”的统计结果,着实令人吃惊。为什么不愁吃穿仍然会营养不良?怎样才能拥有健康的身体? 

  1/4学生营养状况不达标 

  为准确获知浙江中小学生的健康状况,浙江省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卫生监测所牵头,在2007-2011年间,针对全省197417名学生进行数据监测。为确保数据客观公正,疾控中心在全省11个地市均选择小学、初中、高中各1所,被选中的学校不仅在校生人数不得少于500名,且所有学生均纳入监测范围。 

  “5年来,共监测学校163所次,男生和女生各占50.8%和49.2%。为确保数据准确、均衡,接受监测的小学生、初中生和高中生的比例各占约1/3。”浙江省疾控中心办公室主任俞敏介绍。 

  然而,监测结果令人吃惊。刚刚公布的《浙江省近5年学生健康状况综合监测报告》显示,近5年来,浙江中小学生的营养不良情况不容乐观。虽然被监测对象的总体营养不良率由2007年的18.30%下降到2011年的14.40%,呈逐年下降趋势,但5年的营养不良率均值仍在15.26%。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营养不良率偏高的同时,学生肥胖的检出率也令人担忧。数据显示,被监测学生的肥胖率由2007年的8.8%上升到2011年的10.40%,且呈现逐年增高趋势。5年肥胖率均值达10.40%,已逐步向发达国家靠近。 
 
  “不是吃得不够好,而是吃得不够全” 

  “不是吃得不够好,而是吃得不够全。”省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卫生监测所副所长顾昉说,膳食结构不合理是浙江中小学生营养不良的元凶。专家表示,目前许多家长在饮食上存在误区:一味给孩子吃鱼肉等蛋白质,却不吃或少吃米饭。这很容易导致蛋白质摄入过量,而热能、维生素、矿物质摄入不足。“任何一种元素缺乏都可能导致营养失衡,最终引发肌体营养不良。”顾昉说。 

  顾昉说,虽然不少学生身高和体重指标都大大优于过去,但贫血的检出率却仍有相当比例。浙江的调查显示,因为缺乏铁、锌等微量元素所导致的贫血在被调查的学生中高达12.16%,已成为营养不良的重要表现病因之一。 

  与摄入不足相对应的是,一些能量摄入过量,则容易堆积在体内从而转化为脂肪。2002年发布的《中国学龄儿童少年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显示,城市儿童少年脂肪提供能量的比例占全天摄入能量比例的35.7%,远远超过世界卫生组织推荐30%的上限。 

  “一方面是脂肪、蛋白质和糖类等能量摄入过多,另一方面是个体能量消耗太少、体育锻炼缺乏。”顾昉表示,高热量、高脂肪的不良饮食习惯是导致肥胖的关键,而不良的生活习惯如缺乏运动等,也是小胖墩日益增多的重要原因。专家称,能量的摄入和消耗需要达到很好的平衡,才能使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达到理想值。 
 
  普及正确知识 学会吃动平衡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错误的饮食观念及偏食、挑食,是导致目前中小学生营养状况不达标的重要原因。一些受访学生告诉记者,自己最爱吃冰激凌和薯片,“至于米饭吃不吃无所谓”;还有一些学生则告诉记者,“爸爸妈妈说多吃鱼虾蟹和肉类,米饭吃多了没营养”…… 

  “大米、白面、玉米及其制品及薯类食品曾是中国餐桌上的传统主食,如今人们的摄入量却越来越少。”中国医师协会营养医师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马方说,不少人认为,谷物和蔬菜或热量太高、或没有营养,有人甚至认为这是导致许多慢性病的根源。“这些都是极其错误的健康观念!” 

  顾昉表示,不健康的饮食方式会导致多种疾病,严重的甚至会危害身体健康。她举例说,主食是热量的主要来源,如果热量不足,人体就不得不通过分解蛋白质来产生热能。这从能量角度讲不仅不经济,而且在分解蛋白质的时候还会产生很多胺类物质,增加肾脏的负担。 

  而微量元素如铁、碘、维生素A等缺乏,不仅会导致生长发育异常,同时还会引发智力和各种认知能力降低、交际能力降低、肌肉成长和力量降低等,引发贫血和过早衰老。 

  肥胖同样会严重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它将直接导致儿童血脂浓度增加、血压增高,对呼吸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以及体力智力和生长发育带来巨大影响。同时,青少年肥胖还与成年后的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更严重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营养专家担心,青少年超重、肥胖的流行及迅速增加趋势,将为10年后我国的青壮年劳动力人口埋下重大健康隐患。调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的一些大城市少年儿童的肥胖率甚至高达15%,并呈现上升势头。“加强普及营养学知识,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保持营养摄入的平衡与营养素摄入、消耗的动态平衡,已成为当务之急。”顾昉说。

 


—— 信息源自:新华网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