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教育部门是农村儿童营养改善第一责任人

--------------------------------------------------------------------------------
点击次数:3093  发布时间:2012-5-30 11:46:01

 

     2月28日,21世纪教育研究院发布《中西部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项目》调研报告,该报告认为:无论是基于国民素质的改善,还是基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政府特别是教育部门应当成为农村少年儿童营养改善的第一责任人,并且是主要责任人。

  该调研组选取了云南、青海、贵州、陕西、重庆等中西部五省份作为样本地,对地方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不同主体实施的一些营养改善项目开展了调研。报告指出,现有项目的食品单一和营养不均问题比较突出,作为农村儿童营养健康的主要问题:钙、铁、维生素A等元素的缺乏,还没有更大范围的探索。因地制宜地确定营养物品、营养餐谱和供餐模式,对特定食物过敏的学生设计价格等同、营养相当且安全的替代食品,应成为营养改善项目考虑的首要问题。

  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的数据,我国贫困地区儿童生长迟缓率是城市儿童的6倍,维生素A缺乏率是城市儿童的4倍,世界四大营养缺乏病:缺铁性贫血、维生素A缺乏病、缺钙,以及蛋白质能量不足,在我国贫困地区儿童身上均有体现。2010年,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在新疆、青海、内蒙古、云南、甘肃、山东等六省区农村地区的实地调研发现,农村地区普遍存在学生饮食习惯和营养搭配不合理;教师、厨房工作人员和学生的营养知识普遍匮乏;学生饮食卫生意识欠缺等问题。近半数受访学生偏瘦,存在营养不良现象,其中两成的学生属严重营养不良。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发布的这份报告指出:自2001年起,“撤点并校”政策开始施行,边远地区儿童面临着严重的上学时间成本问题。很多学生养成了中午不吃饭,每天只吃早晚两顿的习惯;而寄宿制学校受资金和硬件的限制,难以为学生提供营养均衡与足够的伙食。这些情况使得农村学生营养问题变得更加严峻。

  2011年10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中央每年拨款160多亿元,按照每生每天3元的标准为全国680个县(市)、约2600万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提供营养膳食补助。《中西部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项目》调研报告认为,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任重道远,还面临许多实际的问题需要解决。比如,在许多贫困农村的寄宿制学校,学生只能吃到两顿饭,而目前的政策只解决午餐尚无法顾及早餐。许多非寄宿制的农村学校没有食堂,多数寄宿制学校配置的是只能烧水、蒸饭、条件简陋的老式厨房。因此,落实营养午餐计划还需要一笔数量巨大的配套资金。另外,农村教师编制短缺问题在实施营养午餐计划中再次凸显,学校没有厨房工作人员的编制,只好采取教师轮流值班、家长志愿服务或雇佣临时人员等方式,需要从制度上解决寄宿制学校食堂工作人员编制和开支等问题。

  (中国青年报)

  2月28日,21世纪教育研究院发布《中西部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项目》调研报告,该报告认为:无论是基于国民素质的改善,还是基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政府特别是教育部门应当成为农村少年儿童营养改善的第一责任人,并且是主要责任人。

  该调研组选取了云南、青海、贵州、陕西、重庆等中西部五省份作为样本地,对地方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不同主体实施的一些营养改善项目开展了调研。报告指出,现有项目的食品单一和营养不均问题比较突出,作为农村儿童营养健康的主要问题:钙、铁、维生素A等元素的缺乏,还没有更大范围的探索。因地制宜地确定营养物品、营养餐谱和供餐模式,对特定食物过敏的学生设计价格等同、营养相当且安全的替代食品,应成为营养改善项目考虑的首要问题。

  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的数据,我国贫困地区儿童生长迟缓率是城市儿童的6倍,维生素A缺乏率是城市儿童的4倍,世界四大营养缺乏病:缺铁性贫血、维生素A缺乏病、缺钙,以及蛋白质能量不足,在我国贫困地区儿童身上均有体现。2010年,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在新疆、青海、内蒙古、云南、甘肃、山东等六省区农村地区的实地调研发现,农村地区普遍存在学生饮食习惯和营养搭配不合理;教师、厨房工作人员和学生的营养知识普遍匮乏;学生饮食卫生意识欠缺等问题。近半数受访学生偏瘦,存在营养不良现象,其中两成的学生属严重营养不良。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发布的这份报告指出:自2001年起,“撤点并校”政策开始施行,边远地区儿童面临着严重的上学时间成本问题。很多学生养成了中午不吃饭,每天只吃早晚两顿的习惯;而寄宿制学校受资金和硬件的限制,难以为学生提供营养均衡与足够的伙食。这些情况使得农村学生营养问题变得更加严峻。

  2011年10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中央每年拨款160多亿元,按照每生每天3元的标准为全国680个县(市)、约2600万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提供营养膳食补助。《中西部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项目》调研报告认为,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任重道远,还面临许多实际的问题需要解决。比如,在许多贫困农村的寄宿制学校,学生只能吃到两顿饭,而目前的政策只解决午餐尚无法顾及早餐。许多非寄宿制的农村学校没有食堂,多数寄宿制学校配置的是只能烧水、蒸饭、条件简陋的老式厨房。因此,落实营养午餐计划还需要一笔数量巨大的配套资金。另外,农村教师编制短缺问题在实施营养午餐计划中再次凸显,学校没有厨房工作人员的编制,只好采取教师轮流值班、家长志愿服务或雇佣临时人员等方式,需要从制度上解决寄宿制学校食堂工作人员编制和开支等问题。

 

 

 


—— 信息源自:新华网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