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云南玉溪均衡发展义务教育 促进城乡教育公平

--------------------------------------------------------------------------------
点击次数:3069  发布时间:2012-5-30 11:45:52

 

    云南省玉溪市将均衡发展义务教育与当地实际相结合、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与城镇化建设相结合,以创建标准化、规范化学校为手段,积极调整全市城乡中小学布局,改善农村学校的硬件基础设施,多种方式提升农村教师教学能力和素质,教育资源配置得到优化,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性得到提高。

    标准化学校建设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

    玉溪市将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与标准化学校建设相结合,提高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促进教育公平发展。

    澄江县抓住契机,筹措资金872万元,采购图书22.2万册,计算机780台,中学物理、化学、生物实验仪器6套,小学科学、教学实验仪器33套,装备实验室28个,极大地改善了办学条件。

    同时,澄江县扩大办学规模,推进标准化学校建设,整合全县教育资源。2007年新建澄江二中教学楼和田径场,把澄江二中北苑划归凤山小学作为高年级部。2010年,广龙、万海、尖山三所小学顺利完成搬迁工作。

    新平县多措施多渠道加大财政投入,完善中小学校教学设施。2007年,县财政投入资金200万元,为义务教育寄宿制学生购置床上用品13516套;2008-2009年投入资金332万元,为义务教育中小学购置课桌椅22790套;2011年投入资金198万元,为所有衣物教育中小学生购置校服32870套。同时,这个县积极筹措社会资金,2007-2008年,部分企业捐赠60万元,为义务教育中小学寄宿制学生购置床上用品2500套,洗衣机254台。

    玉溪市教育局局长李世华说,接下来玉溪市还将通过将学校标准化建设与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农村中小学薄弱学校改造工程等项目相结合,实施全市农村中小学基础设施、教育技术装备、远程教育工程的标准化建设,使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指标基本达到或超过国家标准。  

    加强交流培训提升农村教师素质

    在推进中小学校布局调整以及标准化建设的同时,玉溪市教育部门着力提升教师队伍素质。李世华说,学校硬件水平的提升只是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的一个方面,现在家长和学生对教师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必须想办法提升教师队伍的教学水平,真正做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澄江县启动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校本培训,以“中山大学教育学院澄江培训基地”为平台,确立了“以校本培训为主,学历提高、校外培训、校际交流为辅”的四结合培训模式,多次邀请中山大学专家对澄江县教育行政干部和中小学校长、骨干教师、班主任等进行培训。2011年,这个县还选派了22名教师到红塔区学习,组织4名校长到香港参观培训,5名校长参加玉溪市组织的省外挂职学习。

    华宁县从2009年7月开始,每学年安排一批年轻教师到华宁县乡镇学校进行交流,同时也由乡镇学校选派一批骨干教师到县城相应中小学进行学习锻炼,提高农村山区教师素质,提升山区学校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截至2011年底,共选派了30名学校管理层和139名教师进行交流,其中县级交流27人,乡镇内部交流112人。

    华宁县教育局局长贾平说,教师交流工作促进了校际之间的均衡发展,是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教师交流,农村山区学校与城区学校在学校管理、教学质量、校园文化建设、教师成长等各方面的差距都在逐年减小。目前农村山区学校与城区学校之间逐渐做到双向互动、整体推进,优势互补,双赢共进,辐射带动、均衡发展。

    调整学校布局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人口出生率下降、进城务工人口增多,广大农村、山区学校出现办学规模偏小,办学效益不高,学校标准化建设水平低,教学设施及教育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对此,玉溪市采取“减校增效,撤小强大、集中办学”的方法,先后开展了三轮中小学布局调整,小学学校数和教学点由2003年的649所、383个集中到2011年的568所和27个,农村寄宿制小学由250所增加到461所。

    元江县从2001年至今共撤并收缩中小学校(点)227所(个),其中初中学校5所,完小20所,教学点202个。调整后,初中学校由原来的15所减少到现在的10所,中心小学由原来的16所调整为现在的13所,村完小由原来的64所调整为现在的47所,撤销了所有一师一校教学点126个。

    元江县的龙潭乡中学于2009年并入现在的元江二中,学校校长张劲松说,学校撤并之后原龙潭乡中学的336名学生进入元江二中读书,这些学生从农村到县城,可以享受到更好的教师资源;同时学校也为他们安排住宿满足他们的生活需要。

    玉溪市部分县区实行相关措施解决学校布局调整后学生上学远的问题。红塔区从2011年9月起,对跨村就读的学生,每生每年给予615元的路费补助;对山区教师在现绩效工资倾斜每人每月160元的基础上,每月再给予人均100元的交通、生活补贴。新平县2011年投入资金52.32万元,对1612名跨村就读学生实行路费补助。

    据悉,“十二五”期间,玉溪市还将撤并中学阶段校数18所,小学阶段校数175余所,撤并率达20%以上;2016年至2020年撤并中学阶段校数10余所,小学阶段校数130余所,全市保留490所左右中小学校,撤并率达15%,力争到2020年实现全市中小学布局科学合理,形成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

    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仍需更多努力

    玉溪市教育部门通过整合教育资源、进一步缩小了城乡教育差距,均衡发展水平明显提高。2009年,玉溪市获得“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地区”称号。

    李世华说,虽然玉溪市在均衡城乡义务教育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仍然面临着很多困难,需要更多的努力。

    首先,还需要解决农村学校办学分散、规模偏小、效益不高、教师配置和课程开设不合理等问题,做好投入、校舍建设、寄宿制学生伙食补助、跨村学生路费补助、教师安置等方面的工作,加快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提高办学集中度。

    其次,还需要重点解决好学校数量不足、容量不够、班额过大、布局不合理、建设不配套、农民工随迁子女入学难等问题,根据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综合考虑居民区配套、就城区改造尤其是人口密度增大和人口流动加速等因素,科学设置学校,需增则增、宜并则并,提高适应城镇化进程的能力。

    最后,还需要继续加大“三免一补”力度,实施中小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解决好农村中小学跨村学生交通费用补助。特别要保障困难群体、弱势群体的教育权,构建农村山区少数民族基础教育保障体系,加快农村山区民族教育发展,着力促进教育公平。(完)


 

 


—— 信息源自:新华网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