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温州“1+9”新政出台半年 民办教育改革喜忧参半

--------------------------------------------------------------------------------
点击次数:2828  发布时间:2012-5-25 11:56:42

 

被视为温州民办教育改革“破冰”之举的“1+9”新政出台已过半年,日前,国家民办教育改革调研组来温了解进展情况。在相关座谈会上,许多民校办学者反映新政已经带来一系列喜人变化,但也有不少人担忧:新政如果没有落到实处,可能适得其反。

说走的老师少了

考证的老师多了

去年11月,我市出台民办教育综合改革试点“1+9”文件,就教师社保、人事代理、税费优惠等方面进行改革。其中提出,公办、民办学校教师可享有同等待遇。

“年初到现在,我们园里还没有一个老师说要离职。”自新政出台后,温州心桥幼儿教育发展集团董事长徐炳兴看到了一些喜人的变化。徐炳兴名下有7所幼儿园,每年5月,幼儿园都要对老师的去留进行一次摸底,以统计招聘人数。“以往民办学校都被当作学习班,培养了1-2年的教师,就会去考公办学校。现在,民办教师和公办教师待遇一样,自然想离开的人就少了。”徐炳兴说,以往学前教育教师持证率非常低,如今新政直接带动了教职工考证的积极性。

而在前不久举行的温大民办学校专场招聘会上,民办学校也从前几年的“乏人问津”变成了“香饽饽”,不少摊位前都排起了应聘的长队。据温大教师教育学院统计,该学院今年342名师范类毕业生中,有30%以上的学生将就业目标设定为民办学校,比去年增加了2倍。

夸下海口难兑现

部门举措不到位

和半年前满心的兴奋、激动相比,现在的林方秋,热情已冲淡了一半。这6个多月来,乐清育英寄宿学校校长林方秋急着落实新政的待遇,却无实际进展。他有些担心:提高教师保障待遇的“海口”已经夸下,如果无法如期实现,会带来适得其反的效果。

“新政下来后,乐清市里召开了一次政策培训会议,之后就再没有下文了。”啥时办?找谁办?怎么办?诸多问号,盘旋在林方秋的脑中,无人解答。有一次,他跑到当地社保部门问起新政情况,有工作人员竟说“不知道有这事儿”。

“政策实施涉及多个部门,可现在,相关政府部门之间似乎并没有沟通好。”市中通国际学校教师陈茂林深有感触。“围绕着新政,我们有许多疑问,但相关部门不同人有不同说法,我们也不知该相信谁了。”据记者了解,目前除了鹿城、瓯海、龙湾三区外,其他各县市尚未就新政出台有关实施意见。

新政中还提出,对登记为民办事业单位法人的民办学校,必须满足一定前置条件,才能享受政府购买服务的补助。对此,苍南县民办教育协会秘书长洪忠林认为,在苍南的幼儿园中,民办的占了多数,不少办学条件较差,远远达不到前置条件。“这意味着他们享受不到财政补助,又要提高教师社保标准,这样必将倒掉一大批民办幼儿园。”

部门支持更给力

落到实处是关键

新政是好,究竟能否落到实处,这几乎是所有民办学校办学者和教师们共同担心的问题。

座谈会上,有人提出,应把办事流程制成明细表格发放给各个民办学校,明确列出办事步骤和涉及部门,方便学校按步进行,并在相关办事部门设立便捷窗口,这样才能加快政策落实。

瓯江小学校长林培明认为,提高民办教师地位,是落实政策的关键。“我希望在民办教育立法过程中,确定民办学校教师事业人员身份,给予民办学校教师编制,按事业人员落实好社会保险。这样大家也不用担心政策变来变去了。”林培明说。

对政府购买服务这一政策,洪忠林认为,新政应根据各(县、市区)的实际情况,做出补充和过渡。“对于达不到购买服务前置条件的民办学校,应该降低部分标准,辅助一部分、稳定一部分,实现过渡。”

“落实‘1+9’新政的步伐并没有放慢下来,”市教育局民办教育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民办教育试点改革在我市,甚至在全国都是新事物,对于大家而言都是新的尝试。“新政实施进程中肯定会遇到问题,我们一直在了解和研究,这需要一个过程,更需要教育、社保、财政等多个部门互相配合沟通,新政绝不会是雷声大雨点小。”

 


—— 信息源自:人民网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