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如何把握奖罚教育的度给孩子正面向上的力量

--------------------------------------------------------------------------------
点击次数:3213  发布时间:2012-5-22 11:40:19

 

    明确了打孩子的目的,让孩子清楚了为什么挨打,接下来就是什么样的错误,应该接受挨打这样的惩罚。在我的教子实践中,有两种情况孩子要挨打:第一种,同样的错误犯了两次以上,纠正过批评过,孩子也保证过,但事后不重视,依旧犯,那只能挨打;第二种,主观故意犯错,明明知道这样做产生的后果或带来的危害,却故意为之,这样就更不能姑息迁就了。但对于女儿依依来说,几次挨打都是因为前者。

  这里的主观和客观该如何区分呢?举个简单的例子:孩子在客厅玩耍,跑来跑去,一不留神,将放在茶几上的水杯碰倒了滚到地上,杯子里的水或饮料洒了,或者杯子打碎了,这就是客观造成的错误,因为孩子无主观故意,而是由于自己不小心才犯的错,这样的错首先要安慰孩子,而不是指责,因为这时孩子都会因为无意识的错误而愧疚害怕,同时要和孩子一起收拾“残局”,而后耐心告诉孩子,以后在客厅玩耍奔跑一定要注意,不可以再犯这样的错误。当然,家长自己也要检讨一下,以后注意,孩子在家玩耍时,尽量把东西放在安全处,放到孩子不容易碰到的地方。同样的结果,如果不是孩子无意碰倒的,而是故意将东西摔在地上,那性质就完全改变了,这种主观故意犯错,就要接受挨打的惩罚。

  孩子还有一种主观犯错要引起家长的注意,家长由于各方面原因,忽略了孩子的存在与情感需求,他经常要一个人面对玩具,孩子不懂怎样表达出来,就有可能故意不断惹出事端,来引起家长的注意,这种情况家长就不能再打孩子,应多给孩子一些关心。培养孩子家长还是要多一份细心,留心他们的行为变化,而不是机械地死搬教条。

  一个刚上一年级的小姑娘,今天特别开心,因为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表扬她聪明。回到家,她把这件事情告诉了妈妈,妈妈也很开心,还答应给她做好吃的。

  妈妈去厨房忙活,孩子就在客厅里来回地跳舞,以表达自己愉悦的心情,一个转圈,转过身的时候,她的裙子刮到了茶几上的烟灰缸,水晶烟灰缸瞬间坠落,变成一大片晶莹的破碎碴子。

  妈妈听到客厅里的声音,赶忙从厨房跑了出来,看到地上破碎的烟灰缸,妈妈的火气顿时升腾,那是妈妈结婚前送给爸爸的生日礼物,现在被女儿打碎了。一气之下,妈妈举手便打了女儿,明知道孩子不是故意的,她却打了孩子。这个时候,妈妈很大程度是因为心疼水晶烟灰缸,因为它具有一定的纪念意义,是对自己难过心情的一种发泄,并不完全是以教育孩子为目的。试想一下,如果女儿打碎的是一个不值钱的玻璃杯,我相信妈妈是不会打孩子的。

  我强调主观上的错误要挨打,而客观上的错误不要轻易打,打孩子和其他教育手段一样,都要师出有名。不是依照事情的结果严重程度而打孩子,而是看事物的性质本身而定。另外,家长要能够正确判断孩子的行为是否为主观。孩子的主观过错,应该是指明知道会产生某种不良后果还故意为之。孩子的判断力必定有限,有些事虽然是故意的,但不清楚会造成很大的恶果,家长要注意区别对待,不能无端地委屈了孩子。

  由于主观的过错,给他人造成损害,就得承担相应的责任。孩子现在的主观故意如果不及时遏制,将来上升到法律层面,那就不是挨几巴掌打的问题了,可能是牢狱之灾。所以,家长要理性对待孩子主观犯的错误。


 

 


—— 信息源自:中国民教网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