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刘奇葆:推进教育科学发展 建设西部人才高地

--------------------------------------------------------------------------------
点击次数:2971  发布时间:2012-5-14 18:18:24

 

    教育是强省富民的根基和先导。四川是西部人口大省、科教资源大省,我们坚持以人为本,着眼于办人民满意教育,牢牢把握教育基础性、全局性、先导性战略地位,全面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深化教育改革发展,努力把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支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建立完善投入保障机制,教育优先发展地位持续巩固。教育投入是支撑长远发展的战略性投资,惠及千家万户,造福子孙后代。大幅度增加教育投入是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关键举措。近几年来,四川各级党委、政府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意识不断增强,在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确立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教育发展作为重点领域,把全面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各项目标任务作为工作重点,做到了优先规划、优先实施、优先保障。全省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措施更加有力,财政预算和重大投入项目优先考虑教育事业发展,财政性转移支付优先安排教育投入,并切实确保了“三个增长”。全省教育资源大幅度增加,教育结构进一步改善,质量进一步提高。 

  高水平通过“两基”国检,基础教育实现重大历史跨越。我省自1986年开始全面推进“两基”工作,完成“两基”是四川多年为之追求并不懈努力的目标。省委、省政府坚持把“两基”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健全教育投入保障机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狠抓控辍保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强民族地区教育,推动基础教育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去年底,四川高标准高质量通过了国家“两基”督导检查,主要指标均达到或超过国家规定要求,得到教育部领导和国家督导检查组的高度评价。我省全面实现“两基”目标,是四川教育改革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这是我省各级党委、政府优先发展教育、全社会重教支教兴教的结果,是工作机制健全、监督保障到位的结果,是结合实际创造性工作、着力解决突出问题的结果。我们将在新的起点上,坚持把义务教育作为重中之重,把农村教育作为重中之重,加强薄弱环节,加大投入力度,巩固提高“两基”水平,推动全省教育在新的起点上实现公平发展、均衡发展、科学发展,不断夯实我省教育发展的基础。 

  “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顺利实施,学前教育得到切实加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学前教育发展的意见,启动实施了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扩大学前教育资源。一是建立和完善发展学前教育的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强领导,明确部门职责任务。各地把发展学前教育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二是加大经费投入,加快公办幼儿园建设,强化督促检查,大力发展民办幼儿教育,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三是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一方面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工作,提高教师队伍总体素质;另一方面,补充幼儿师资,逐步缓解幼儿教师严重缺编的问题。同时,加强幼儿园规范管理,启动民办幼儿园清理整顿工作,组织力量研究制定幼儿园办园标准、幼儿教师指导用书和幼儿图书、玩教具和材料推荐使用办法。 

  启动实施新一轮《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取得新进展。我们努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使教育资源更多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一是努力推动民族地区教育快速均衡发展。全面总结过去10年全省民族教育工作的成绩和经验,动员和部署实施新一轮《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加大投入,进一步改善民族地区学校条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完善困难学生保障体系,努力推动民族地区教育快速、均衡发展。二是大力推进教育重大工程建设,在财政拨款、项目安排、学校建设、教师配置等方面向农村倾斜。通过加快推进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农村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农村义务教育校舍维修改造、农村初中工程等重大项目,切实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三是积极开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试点,深入推进义务教育示范县创建,成都市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改革向纵深发展。四是针对困扰四川教育多年的中小学大班额问题,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在两到三年内消除大班额现象,到2014年底将全省中小学所有班额基本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标准范围内。 

   实施“9+3”免费教育计划成效显著,全省职教攻坚取得突破。2009年开始在藏区启动实施“9+3”免费教育计划,每年组织1万余名藏区学生到内地接受中等职业教育。这是省委、省政府实施的关系藏区跨越发展、长治久安的民生工程,也是我省教育史上前所未有的一项全新的开拓性工作。教育培养好“9+3”学生,让他们成长为藏区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既是对职业教育的新挑战,也是职业教育加快改革创新、提高办学水平的重大机遇。坚持优先谋划、优先安排、优先实施,举全省之力推进这项工作,完善工作机构和运作机制。健全资金投入体系,为“9+3”免费教育计划顺利推进提供了财力支持,确保学生思想稳定、刻苦学习、舒心生活。目前,藏区学生中有8000余人次受到各级各类表彰,已有1083名学生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团员数已占学生总数85%。2009级8281名藏区学生已落实顶岗实习岗位,占96.7%。全省共有600名2009级藏区“9+3”优秀学生选征入伍。“9+3”免费教育计划的实施,有力地推进了藏区义务教育的巩固提高,推进了高中阶段教育的加快发展,培养了藏区新一代技能型人才,收到了学生满意、家长拥护、社会赞誉、中央肯定的良好效果。“9+3”免费教育计划已上升成为国家支持推广的教育模式,扩大到凉山彝族地区和其他民族县,并逐步覆盖到秦巴革命老区连片扶贫开发县及新扶贫标准以下所有农村贫困家庭学生。 

  各项教育教学改革有序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发展得到加强。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加大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从注重扩大规模向更加注重内涵建设转变。通过实施“质量工程”,加强6个国家级和25个省级高等教育改革试点项目的指导,实施高校质量提升计划和优势学科与特色专业建设工程,稳步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紧密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升级需求,加强学科专业建设,调整和优化学科结构。改革教育管理体制,赋予学校更多办学自主权,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积极推进,加强和完善基础能力和职教集团建设,促进产学研结合。根据重点产业振兴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需要,建设一批产业研究院。支持和引导高校加大科研投入,加强高校研究基地建设,确定了高校成果转化的优势领域、工作导向和政策措施,启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工程,积极支持创新团队建设,鼓励高校开展成果转化工作。同时,着眼于文化建设需要,推动人文社会科学深入研究回答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 

  加快教育改革发展,推动教育现代化,承载着四川发展的希望,承载着全省人民的期盼。我们一定要坚持抓教育就是抓发展、抓未来的观念,抓住机遇,开拓创新,努力形成党以重教为先、政以兴教为责、民以支教为本、师以爱教为荣的局面,推动各类教育持续健康发展,为把四川建设成为教育强省和西部人才高地而不懈奋斗。

 


—— 信息源自:中国教育新闻网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