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教育评论:青年该如何面对“成功趁早”的焦虑感

--------------------------------------------------------------------------------
点击次数:2370  发布时间:2012-5-11 11:53:38

 

    近日,中国青年报的一项网络调查显示,93.3%的受访者感觉当下青年急于成功的心理较为普遍。受访者中,70后占35.0%,80后占47.5%。

  很多人会对这样的调查结果表示担忧,但笔者认为倒也不必,且不论调查的科学性到底如何,单就“急于成功”这种心理,这并非是这一代中国青年独有的现象,年轻人初入社会,又是风华之年,对自己的未来有期待甚至有不切实际的要求,这几乎是每一个人都必经的人生一幕,这并非一定就不好,它同样也是有闯劲,有梦想,好上进的表现。

  其实,需要注意的并不是“急于成功”这种心理,而是青年乃至整个社会眼下对于成功的定义,这种“急于成功”,往往表现在出名趁早、赚钱趁早、结婚趁早、买房趁早……越来越多的人生怕落在别人后面,网上甚至流传一句话,“到30岁还不成功,你就没希望了!”

  仔细观察这各种“趁早”,会发现它们几乎无不与财富和物质相关,诚然,金钱、权力、名气、地位等等的确意味着成功,但是如果只有这些才是成功的标准,则无疑是把成功扭曲和狭隘化了。

  这与时代大环境不无关系: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让中国社会有了革命性的转变,人们对财富的追求,不再像过去那样遮遮掩掩,这当然是进步;但社会转型期,也意味着旧有价值观退潮的同时,新的主流价值尚待成型和完善,面对突如其来,令人眼花缭乱的各种诱惑,人们陷入对物质财富的浮躁追求,也是在所难免的事情。特别是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人们基于对周边人的压力,以及对于未来不确定的担忧,更加剧了“万事趁早”的焦虑。

  尽管调查也显示,对于成功的标准,排在前两位的分别是“实现自我价值”(76.2%)、“家庭美满”(60.9%),远远高于有社会地位,赚足够多钱、有房有车、出名等世俗要求,这固然表明青年人并不是不知道成功的标准应该是多元的,然而现实情况却是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人,为世俗标准疲于奔命,埋头干活,忘记了自己是缘何出发。

  这恰恰说明了知易行难的道理,竞争压力、攀比心理、不确定的焦虑……种种现实存在,确实让年轻人有点轻松不起来,但是,青年人也不应就此陷入焦虑,既然认同成功标准是多元的,那么接下来该做的,就是认识自己,明白自己的价值所在和实现方式。而青年自身之外,整个社会,特别是青年的长辈们,也应该对青年更加宽容。社会的发展进步,有赖于青年一代的健康成长,让他们在自由的空气中放飞梦想,而不是陷入固有的世俗窠臼,实在应该成为社会的共识才是。

 


—— 信息源自:人民网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