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高考填志愿别只图“面子”盯“热门”

--------------------------------------------------------------------------------
点击次数:2422  发布时间:2012-5-8 13:05:30

 

   高考成绩达到或超过某类、某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后,能否被高等学校录取,能否考上满意的高校和专业,考生填报的志愿将起决定作用。因此,每个考生都必须十分重视志愿的填报。辽宁招考部门在考生填报志愿上,给出应考虑的四大因素。

  ●讲解篇

  报志愿有规律可循

  填报志愿时要考虑的因素很多,确定具体的学校和专业志愿以及科学合理地安排它们的顺序,确实是件十分复杂的事情。但是,填报志愿也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

  【估分】不要盲目乐观或妄自菲薄

  正确估分是填报志愿的基础。辽宁省今年继续实行估分填报高考志愿的办法。正确填报志愿的基础是考生对自己的高考成绩进行正确的评估。考生在估分时一定要客观,要实事求是,既不要盲目乐观,也不要妄自菲薄。

  【信息】了解备选院校近年招录情况

  了解备选院校近年来招生录取的最低分数线以及近年来录取新生的第一志愿人数、实际录取数、录取分数线等数据,作为自己填报志愿的一个参考。另外还要根据考生本人平时学习成绩和高考的临场发挥情况,推断自己在本校、本地区考生中的位置,再结合往年该位置被录取的情况,来确定自己应该选择哪一类、哪一层次的院校。

  【限制】掌握体检标准,确定目标

  要详尽掌握《体检标准》,根据考生本人身体条件,确定有无限报的专业。这些都是每位考生和家长选择志愿的重要依据,在填报志愿前,一定要认清形势,找准位置,确定目标,实事求是,不可好高骛远。

  ●分析篇

  四大重要因素不能决定一切

  考生填报志愿需要考虑的因素还有很多,其中升学、就业、学校和上学成本应该是考生和家长考虑最多的因素。

  选择少不代表没选择

  (对象:高考成绩不大理想又希望确保升学的考生)

  升学因素

  重点考虑这一因素的考生,一般是把保证被录取作为第一目标才把其他因素放在其次,这一般是高考成绩不大理想又希望确保升学的考生。但在保证能够被录取的情况下,仍应该考虑一下自己的潜能能否通过学这个专业得到更大发展,选择面虽然少,但仍有选择。一方面,在有限的选择中,去选择更适合自己潜能发展的专业,无疑为自己今后的发展选择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另一方面,虽然不能进入符合自我潜能发展的“最佳”专业,但如果是相近专业,同样能为今后“最佳”专业方向的发展打下一定基础。

  热门专业未必适合你

  (对象:所有考生)

  就业因素

  近年来,就业形势较为严峻,很多大学生毕业后很难找到理想的工作。首先考虑就业是一部分很有把握被录取考生的想法,能否顺利就业,也是考生家长非常关心的。但如果过于看重就业因素,而忽视个人潜能的发展,也有可能得不偿失。原因有二:一是职业“特点”变换很快,难以把握。当你认为很“热”的时候,可能快到“冷”的时候了;二是即使找到了需求很大的专业,如果学得不开心或不够出色,或者说不适合这种职业,同样也容易被淘汰。

  因此,家长和考生们切莫被眼前某些专业“火热”的就业形势所误导,在充分考虑就业前景的同时,别忽视了自我潜能是否能在这个领域得到更大的发展。

    千万别为“面子”报大学

  (对象:成绩优异的学生)

  学校因素

  非名牌大学、非一流大学不去,这是一部分“尖子”学生的普遍想法。但是如果仅仅是为了炫耀和光彩,而和自我潜能发展的专业相去甚远,可能获得的只是暂时的“面子”。在报考名牌大学、一流大学的同时,不要忽视专业的选择。因为专业将可能终生与你为伴,而学校只与你相处短暂的时光。未来社会虽然需要通才,或复合型人才,但专业更是立足之本。选择了更能充分发挥潜能的专业或职业,你的人生目标就会更明确。

  择校时可考虑贷款助学

  (对象:家庭经济困难的考生)

  成本因素

  家庭经济困难的考生,一般要考虑选择收费标准相对较低或奖学金、助学条件较好的院校和专业,而把其他因素放在其次。如果自己的潜能发展的确可以在这样的院校找到相应的专业,那是最好不过了。但如果和自己的潜能发展相背离,则需要慎重考虑。我国已经出台了“贷款助学”的政策,充分利用这个条件进入你的“最佳”专业,可以一边学习,一边参加社会实践。

  ●提醒篇

  提防4类填报误区

  填报高考志愿确实非常复杂,常常难以取舍。从辽宁省近几年的高考志愿填报情况来看,很多考生和家长在填报志愿时往往存在一些误区:

  1

  盲目攀比、从众填报

  [误区]

  有的考生容易“跟着感觉走”,听说哪所学校好、哪个专业“热”,就跟着填。有的考生见别人填的学校层次高,感到自己填低了没面子,也就跟着“摸高”。有的是由于对自己的考试成绩估测不准,选报了力所不及的志愿。

  [可能后果]

  选报力所不及的志愿,造成落榜。

  2

  将志愿选择等同于职业选择

  [误区] 近几年招生中,有的学校(专业)报考人数过于集中,第一志愿在同批录取控制分数线以上的人数为计划招生人数的2倍、3倍甚至十几倍之多,志愿“撞车”现象严重。而有的学校或专业却很少有人填报甚至无人填报。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除了一些考生和家长对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情况、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以及社会需求缺乏了解外,主要是受人为的、传统的、世俗思想的影响,将志愿的选择等同于未来的职业选择。有的考生出于对未来职业的考虑,在选择专业时只考虑所谓的“热门”专业。

  [避免方法]

  为避免失误,如果考生一定要选择“热门”专业,一定要选报“热门”不忽视“冷门”,冷热结合,同时要量力而行,如果成绩不太突出,为安稳起见最好在专业上避“热”就“冷”,转而在学校上选“优”。

  3

  高分考生一定能录取到好学校

  [误区]

  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的考生,按理说,都应该被录取到好学校、好专业。但事实却不尽然。竞争一般是以省级为单位的,全省绝对高分的考生被录取到好学校一般不会成问题,但相对高分的考生就很难保证了。主要原因在于志愿填报不当,主观臆断,盲目认为自己是学校第一名报某某校肯定没问题,甚至固执地只报一个学校、一个专业,又不肯服从到其他学校及专业就读。

  [可能后果]

  一旦失误就很可能名落孙山。

  4

  信心不足,怕高就低

  [误区]

  与盲目攀比相反,另一种情况是信心不足,只求稳妥保险,怕高就低,往往造成高分低就,这种事情往往发生在平时成绩处于中上水平的考生中。其实,完全没有自我低估的必要。成绩好的学生要勇于报考重点大学,第一志愿可选择正常情况下能够考得上的目标学校,把保险和稳妥留给其他志愿。

  [具体表现]

  对学校专业不了解,或望“名”生义,或心存偏见。一是填报志愿仅看校名,以为校名有着“地质”、“石油”等字样的学校,就只设置这些艰苦专业,其实这些学校也有其他专业;二是心存偏见,将师范、农业等划分为艰苦专业,认为就业出路不佳,其实这些学校和专业的就业率也很高;三是对一些省外学校不了解,只因为有的学校不在直辖市或者省城,考生就不愿填报。

 


—— 信息源自:腾讯网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