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教育部财政部北京市签署协议共建中央财经大学

--------------------------------------------------------------------------------
点击次数:3533  发布时间:2012-4-25 13:08:45

 

    教育部、财政部、北京市人民政府今天在京签署共建中央财经大学协议。教育部部长袁贵仁、财政部部长谢旭人、北京市市长郭金龙代表三方签署协议并讲话。

  袁贵仁指出,去年4月2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为我国高等教育科学发展指明了方向。今天,两部一市签署共建中央财经大学协议,是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高等学校进一步发挥学科优势和专业特色,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行业需求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行动。

  袁贵仁向财政部和北京市委、市政府长期以来对教育工作的热忱关心和大力支持表示感谢。他指出,财经类高校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为国家财经人才培养和财经问题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发挥着重要作用。此次财政部、北京市和教育部共建中央财经大学,必将为学校的改革和发展搭建更好的平台,创造更好的条件,促进学校各项事业取得更大进步。

  袁贵仁希望中央财经大学以共建为契机,树立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坚持优化结构、强化特色、注重创新,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为国家和首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一要在培养更多高素质财经人才上下功夫。要牢固确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努力培养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并重、既熟悉中国国情又通晓国际规则的财经高端人才。二要在创新和发展财政金融理论上下功夫。要努力探索建立校校协同、校所协同、校企协同、校地协同及国际合作新模式,深入推进协同创新。瞄准世界前沿,联系中国实际,推出一批有质量、有分量的成果,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政金融理论体系。三要在扎实开展行业和地方服务上下功夫。要进一步增强服务行业和地方发展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充分发挥学校的综合优势和行业优势,为财政金融事业改革发展、为首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谢旭人指出,签署共建协议掀开了两部一市共建中央财经大学的序幕,对于进一步深化部市合作,夯实财经教育和人才培养基础,促进财经高教事业创新,推动财政改革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希望中央财经大学以签署共建协议为契机,大力弘扬“担当责任,勇往直前”的精神,培养更多高素质创新人才,提供更多高质量学术成果,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同时,也希望中央财经大学能够更好地发扬学科优势,办出特色水平,在人才培养、理论研究和决策咨询等方面为财政改革与事业发展提供更多更好的智力支持。谢旭人表示,财政部将一如既往地关注学校的发展,保持和发展中央财经大学与财政系统、财经行业的深度联系和文化传承,并将借助“共建”这个平台,为学校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支持中央财经大学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郭金龙感谢教育部、财政部给予北京市工作特别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关心支持,感谢中央财经大学为首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重要贡献。他说,教育部、财政部和北京市政府签署协议,共建中央财经大学,是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促进高等教育事业加快发展的切实行动,对于把中央财经大学建设成为有特色、多科性、国际化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促进首都高等教育和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祝愿中央财经大学以部市共建协议的签署为新起点,坚持改革创新,坚持内涵发展,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等方面不断取得丰硕成果。北京市将努力为在京高校建设发展创造更好条件,为建设教育强国、人才强国和创新型国家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根据共建协议,教育部将在经费投入、政策扶持、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财政部将加强对学校的指导,支持参与国家财政经济领域重大科研项目的研究和决策咨询工作。北京市将支持学校更加广泛地参与首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并在人才引进、毕业生就业、办学条件改善、校园建设与规划等方面给予必要政策支持。

  教育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杜玉波主持签字仪式。教育部、财政部、北京市有关负责同志及中央财经大学师生代表参加了签字仪式。

 


—— 信息源自:中国教育报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