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2012年招生计划近日公布:北大本部招生计划总数为2650人,医学部计划总数845人;清华计划招收本科生3372人,与往年基本持平。
计划
清华江苏不减招
北大录取数有望“扩张”
今年清华在全国计划招收3372人,比去年增加12人,与往年基本持平,除北京外,包括江苏在内的其他各省区市没有减招计划。北京大学校本部招生计划总数为2650人,医学部计划总数845人。
清华招办透露,今年自主招生和保送名额大减,更多名额投放于高考招生计划,裸考考生上清华几率上升。而
且,清华的数理基础科学专业首次面向高考招生。而往年,数理基础科学专业只面向保送生和进行校内二次招生。该专业强调数学和物理基础,鼓励学生根据兴趣尽早进入实验室,学生可通过多次选择机会,找到适合自己的主修学科方向,并在此方向上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
北大招办主任秦春华介绍,今年按照120%以内提档,提档后原则上不给退档。如果高考成绩出来后,报考北大的学生比较优秀,校方会应考生和家长要求,进行一定程度的录取人数的“扩张”。
建议
强调“专业匹配”
选择最适合自己专业
北京大学今年再次强调“专业匹配”原则。秦春华建议考生,放眼长远,不要一窝蜂报考经济、管理等热门专业,而要明确自己的特点、所长,尽早树立“为之奋斗一生的理想和抱负”,不选择最“热”的专业,而是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专业。
记者了解到,“专业不匹配”的问题在很多高校普遍存在。比如,对物理专业有兴趣与专长的考生为降低考试风险,放弃兴趣,而选择了自己并不喜欢的化学专业的保送机会。再比如,很多考生宁可进入重点大学读一个自己不是特别喜欢的专业,也不愿到稍微差一点的大学去攻读自己喜欢的专业。这些都造成了考生专业与兴趣所长的不匹配,这不利于学生个人的成长成才,也不利于高校整体的人才培养。近些年来,北大、清华等高校已经通过一系列举措加强引导学生尊重自己的兴趣,提升专业匹配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