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上海今年将科学享用700亿元教育投入“大蛋糕”

--------------------------------------------------------------------------------
点击次数:3221  发布时间:2012-4-5 12:18:48

 

    上海教育投入近年持续增长,2009年为343亿元,2010年增为407亿元,2011年达到610亿元,今年全市教育总投入将超过700亿元。经费的快速增长让人们振奋的同时,也引发各界关于钱多了怎么花的热议。上海市市长韩正说:“支出结构要科学化,对人民负责、对历史负责,把这些钱用好。”上海市政府近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回应社会的关切。

  各类教育共享700亿“大蛋糕”

  老百姓希望教育投入怎么用?“上海发布”年初在微博上进行了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公众对教育发展有着多样化的诉求和期望,尤其对事关每个家庭和孩子的教育项目提出了较高的期望。公众有的关注“改善中小学生午餐质量”,有的希望“增加体育设施,促进体育锻炼”,不少人认为应“加强自救应急等安全教育”。

  上海市教卫党委书记、市教委主任薛明扬介绍,700亿的教育投入来自市、区两级财政,其中市级财政约占1/3,区县财政约占2/3。在教育经费的投向方面,比例最大的为基础教育(包括学前教育)473亿元,占67.6%,高等教育和终身教育共177亿元,占25.3%,另外还有7.1%约50亿元,用于鼓励企业开展职工的职业培训以及社会培训机构的发展。

  薛明扬表示,上海在投入时贯穿两个原则:一是注重教育质量的提高,注重人的培养;二是不断完善支出结构,注重科学性、合理性,特别是对经费使用加强管理。上海将建立统一的转移平台,更好地实现教育经费的转移支付,并对区县公共教育财政支出进行有效监管,提高区县公共教育财政支出的使用效率。

    统筹城乡区域教育协调发展

  在上海17个区县之间,教育经费投入有着较大差别,区域不均衡的特点非常明显。经费总量方面,浦东新区2012年区级一般预算教育支出是金山区的4倍多;生均经费方面,2010年小学在校学生人均公用经费最高的区和最低的区相差近10倍。

  对此,薛明扬表示,“十二五”期间,上海将注重统筹城乡区域教育协调发展,重点推进城乡基础教育一体化建设。加强郊区新城和大型居住社区公建配套学校建设,进行中小学校舍加固改造,对招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民办小学、到郊区办学的品牌高中等,办学成本给予补贴,并鼓励支持优秀教师到郊区任教。

  据了解,在今年473亿元的基础教育投入中,上海将推进市级财政转移支付重点向经济困难、人口流入的郊区、农村薄弱学校和困难群体倾斜。在城郊接合地区新增30所义务教育学校,促进区域内优秀教师合理流动,推动义务教育首先在各区县实现均衡发展。新增40所幼儿园,实现适龄儿童接受学前教育和看护服务全覆盖。

    注重经常性投入和软件投入

  上海建桥学院校长江建明时常面对“有钱不能用”的苦恼,他说:“教育行政部门各处室分下来的经费常常规定了用途,比如高教处发一部分,提高教学水平;科研处发一部分,推动各高校开展科研工作;装备处也发一部分,用来购买仪器设备。高校领导相当于是当家人,但有的钱只能买米,有的钱只能买盐,有的钱只能买布,不能按自己的想法过日子。”

  对此,薛明扬回应说,上海高等教育经费的使用将逐步实现“三个转变”。在部门预算方面,原来以专项投入为主,改为以经常性投入为主。在市一级专项投入方面,过去以分散的条线投入为主,分别用于教学、科研、国际交流等,今后将改为以学校为单位的整体投入。在投入结构方面,以前注重硬件投入,现在从硬件逐渐向软件倾斜。

  去年,上海在高校队伍建设方面推出国外访学计划、国内高校访问学者计划等,把应用型学科教师放到企业挂职锻炼,提升实践动手能力,得到了高校领导教师的普遍认同。“一句话,要把钱用在学生培养和人才队伍建设上。今后我们高等教育的经费使用重点,就是要向人才培养倾斜,向高校的教师队伍建设倾斜。”薛明扬说。

 

 


—— 信息源自:中国教育报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