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多个国家级考试被曝泄题 舆论质疑监管不力

--------------------------------------------------------------------------------
点击次数:2758  发布时间:2012-3-29 11:35:45

 

    2011年末至2012年初,多个国家级考试的试题和答案被曝深陷“泄题门”。近日,教育部称研究生招考作弊案主要嫌犯已抓获,要求招生单位和有关部门强化复试考核。

    教育部公开回应研考泄题

    201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英语科目考前半小时,有网友在考研QQ群里收到了英语选择题的答案和作文题目。公安机关接到教育部门通报的案件线索后迅速立案侦查,目前已抓获主要犯罪嫌疑人。

    3月16日,教育部发文称,案件还在进一步侦查中,要求招生单位和有关部门强化复试考核,取消作弊考生所有科目成绩并开除其学籍,处分记入诚信档案和人事档案;作弊团伙中如有涉及教育系统公职人员的,一律依规严处。

    多数网民认为,教育部公开处理问题的态度值得肯定,但觉得还远远不够。网民“Mad_sylar”说:“大家更关注是不是能保证没有‘漏网之鱼’,必须注意到这中间会有多少无辜者成了受害者。”网民“v卫威”说:“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公平性让人担忧!治标不治本的处理方法只能让泄题继续!”

    不少网民认为,眼下的关键是一方面在严肃处理所有涉案人员的同时,必须落实强化复试考核的具体细节;另一方面,要继续坚持这种公开的做法,及时通报案件处理和各研招生单位强化复试考核的情况。

    舆论质疑国考监管不力

    事实上,除了研究生考试之外,包括会计师资格考试、医师资格考试和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等国家级考试已经屡次出现泄题。

    比如2011年12月的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开考前一小时就有考生发现答案出现在网络上。这是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连续第六年、第十二次被指疑似泄题。

    2011年9月,“大家论坛”上网民“lingxi23”发帖称国家注册会计师考试存在泄题,并公布了审计科目考试的部分试题和答案。该网友在17日凌晨发帖,其公布的内容与17日白天的考题和答案“非常吻合”。

    也有网民爆料称,9月17日、18日举行的2011年全国医师资格考试也出现了泄题,网民“ljz750712”在考前20分钟公布的143道考题与考场的试卷内容高度一致……

    不少网友认为,国家级考试深陷“泄题门”,折射出相关部门监管工作不力,说明有关考试流程管理和试卷安全方面的规章制度和监管体制存在漏洞。

    有网民认为,目前我国考场监管存在两种怪象:一方面,监考部门“草木皆兵”,为防作假舞弊不许学生带手表,恨不得干脆“裸考”;另一方面,隐性通讯设备、针孔摄录传输设备等高科技作弊泄题工具日新月异,让考试公平的“把关”难度大大提升。

    专家称“泄题”是泄露国家秘密

    多起泄题事件的处理,令公众关注教育部门采取何种方式处理问题。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分析,考题泄露后只要存在事先获得考题却未被查出的学生,就会影响录取结果。具体有两种情况,一是少数考生因作弊学生的存在,未能进复试分数线,失去面试机会;二是少部分作弊学生,“顺利”进入复试线,获得面试机会。他认为,严格、认真地做好面试复查,防止作弊者被录取,是“泄题”之后最关键的弥补措施。

    华东政法大学教授薛进展表示,如果在国家级考试中确实存在“泄题”,其性质就是泄露国家秘密。在全国性考试的考前公布试题及答案,也涉嫌泄露国家秘密。不少考生在分数公布后收到可改分的信息,可能存在机构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并借此获利的情况,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需要公检法机构的介入。

    复旦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熊庆年认为,要真正杜绝考试“泄题”,需改变整个考试生态和供求关系。社会过度关注考试,分数成为重要衡量尺度,加剧了学生对考试高分的需求,也催生了围绕考试展开的产业链和利益群体,必然有人为了利益铤而走险。其次,社会上要形成更综合的人才评价体系,不要刻意地强化考试。毕竟每增加一种考试,就会增加一些利益寄生者。

 

 


—— 信息源自:人民日报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