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央政法委提出在各级政法机关中开展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将“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践于行。基层检察院处在检察工作第一线,是检察工作的“窗口”,是人民群众了解检察工作、了解检察人员的前沿,因此,抓好检察队伍建设显得更加重要,更加必要。作为基层检察院一定要以践行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为主线,立足“四新”,全面加强检察队伍建设。
理想信念要有新境界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要实现司法、执法公正,就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作为一名检察人员,要始终不渝地将讲政治、讲党性放在首位,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与坚定,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党的领导、依靠党的领导。要积极投身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牢固树立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大局观,忠诚、公正、清廉、为民的核心价值观,理性、平和、文明、规范的执法观,办案数量、质量、效率、效果、安全相统一的业绩观,摒弃落后思想,澄清模糊认识,提升思想观念、执法理念。要进一步增强做好检察工作的责任心、事业心和使命感,坚决杜绝怠于职守、推诿扯皮、回避矛盾、争功诿过、文过饰非等不良作风和问题,切实做到兢兢业业、踏踏实实、尽职尽责、责尽心安,以过硬的素质、高尚的品格、良好的作风,提高工作能力,提升队伍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学习意识要有新提升
学习不仅是组织的要求,更重要的是个人健康成长、与时俱进的需要。汉朝哲人王充说:“人有知学,则有力矣”,这里的“力”不是力量,而是能力生活的能力,工作的能力,领导的能力。检察人员应当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时时刻刻不忘学习,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自己,用广博的知识丰富自己。执法就是斗争,斗争就要讲究策略,策略来自智慧,智慧要靠知识做后盾,知识依赖学习做保障。当前,要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时刻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全局的观念、前瞻的眼光和强抓机遇的意识。要全面掌握法律基本知识和检察业务知识,不断钻研法律条款和办案技巧,练好十八般武艺,过硬本领,进一步提升法律监督水平。要培养永无止境的探索意识,积极主动地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在学习和实践中掌握新知识,积累新经验,增长新本领,保证党的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以及上级检察机关的各项战略部署得到全面贯彻执行。要不断拓展知识领域,善于把理论知识与复杂多变的具体实际紧密联系起来,使之转化为现实的创新之源。
执法作风要有新转变
作为一名人民的检察官,要牢记“忠诚、公正、清廉、文明”的检察官职业道德,培养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忠于事实,忠于宪法和法律,忠于检察事业。司法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如果这道防线被突破,那污染的是水源而不是水流。因此,检察人员要牢牢把握好公正执法的底线,唯法不唯情,唯实不唯上,唯公不唯利,一身正气,刚直不阿,秉公执法,坚决维护和捍卫法律的尊严作为自身工作的最高境界,并予以不懈追求,努力实现。要以如履薄冰的心态,认真对待每一起案件,对案件当事人负责、对自己负责、对单位负责、对法律负责、对社会负责。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始终坚持“立检为公,执法为民”,增强群众观点和公仆意识,牢固树立对人民负责、让人民满意的观念,倾听人民呼声,关心人民疾苦,代表人民利益,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既做到严格执法,又做到文明服务。
个人作风要有新风貌
古人云“正人先正己”,“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检察人员必须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讲操守,重品行,常思爱民之策,常修为检之德,常怀律己之心。要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明辨是非,克己慎行,正确选择个人爱好,提高文化素养,摆脱低级趣味。要慎重对待朋友交往,坚持择善而交,多为工作交往,少为利益驱动;多与老百姓交往,少于孔方兄交道;多与君子正人交往,少与不三不四之人合污。要做到慎独、慎微、慎初、慎交,见利不贪,见权不争,见色不迷,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无论是在做任何事情、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做到谦虚谨慎,戒骄戒躁,淡泊名利,耐住寂寞,甘于清贫,始终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堤坝,坚决抵御形形色色的诱惑和侵蚀,清清白白做人,公公正正做事,树立人民公仆的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