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教育均衡才不择校

--------------------------------------------------------------------------------
点击次数:2912  发布时间:2012-3-22 11:36:08

 

      此前,教育部刚刚发布对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择校生的比例要求,这个标准是“不高于10%”。浙江的标准更严格,为5%。而杭州上城区的最新政策则更彻底——一个不留,这显示出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在治理择校问题上的坚定决心和魄力。

  对择校问题,家长往往“爱恨交加”,一方面择校竞争激烈,费用节节攀升,家长“压力山大”;另一方面,择校又为学生“凿”开了一条通往名校的渠道,一些家长禁不住趋之若鹜。复杂的心态,反映出家长“望子成龙”的期许,可以理解。但从总体上看,择校的恶性竞争,助长了教育的功利化,滋生了乱收费,也使一些家长和学生深受煎熬,理应早日铲除。

  恶性的择校竞争,固然不理性,但其中也包含着家长期望子女得到优质教育的合理期待。因此,取消择校,从某种程度上讲并不是治本之策,如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享受优质教育的需求,才是化解这一矛盾的关键所在。

  这就需要把眼光投到择校问题的根源上。择校之所以产生,根本还是在于教育投入的不均衡,导致学校之间师资、生源以及软件硬件的差距,进而引发择校潮。

  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需要政府加大教育投入。一方面,切实提高教育经费总体水平,实现占GDP比重4%的目标;另一方面,教育经费应特别向薄弱的学校倾斜,缩小其与优质学校之间的差距;更进一步,还要建立健全优质学校和薄弱学校校长、师资的定期轮岗交流制度,有效控制优秀师资的无序、单向流动,同时,优质普通高中的招生名额也要不断调整比例,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各初中。通过这样的综合治理,择校恶性竞争的“土壤”也就不复存在了。

 


—— 信息源自:浙江日报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