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中市文化新村幼儿园一名姓顾的小朋友因腿残疾,行走不便,保育员给予她悉心照顾,帮助她顺利接受了3年的学前教育。该市对于残疾或需要照顾的幼儿,采取全纳教育,精心呵护。这是江苏省着力解决幼儿“入园难”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江苏省城镇化进程日益加快,农村人口大量流入城市,流动人口持续增加,幼儿“入园难”问题较为突出。
江苏省的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在努力解决“入园难”的同时,实施优质幼儿园创建工程,提高优质幼儿园比例。今年3月1日开始施行的《江苏省学前教育条例》,以法律形式保障学前教育改革发展,不断推动农村幼儿园建设发展,努力保证农村孩子也能接受优质的学前教育。省财政将安排专项经费,重点对经济薄弱地区达到规定办园标准的新建农村幼儿园给予奖补,实现全省每个乡镇至少办一所达到省优标准的公办中心幼儿园,每所幼儿园均有中级以上职称专任教师,全省幼儿教师专科及以上学历达90%以上。
有了政府重视、制度保障,扬中市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创建优质园,并在江苏全省率先实现学前一年免费教育。为了确保质量,该市重点加强保教队伍建设,优化学前教育教师结构,择优录用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和非在编保教人员,提高公办园学前教育专业和事业编制教师比例;加大城乡幼儿教师合理流动力度,优化农村幼儿教师队伍结构,新录用毕业生重点向农村幼儿园倾斜;完善名师培养和考核机制,为拔尖人才的成长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培养一批省内外知名的幼儿教师和园长。扬中市以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培训中心与市教育局共建的“教师专业发展实验区”为基础平台,在师德修养、专业素养和教管技能等方面开展大容量、分层次、广覆盖的师训。拓展学前教育发展领域,利用社会资源和民间资本建设幼儿早教指导中心,使早教覆盖率达90%以上,全面提高学前教育质量和幼儿家长、看护人的科学育儿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