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董风华认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我国当前一个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点任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均衡配置校长和教师资源,是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通过调查,董风华发现,近年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通过招录大学毕业生到农村中小学任教等多种措施,使农村中小学师资短缺问题得到一定缓解,但城乡教师资源配置不均衡现象仍十分突出,导致基础教育发展不均衡。一是专业结构不合理。音、体、美、外语、信息技术等专业课教师在不少农村中小学十分紧缺。二是学历结构不合理。所调查的农村中小学,初中教师本科学历只有45%,小学教师专科学历只有40%。三是年龄结构不合理。农村学校教师年龄老化问题非常突出。四是教师待遇偏低。五是教师队伍专业化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六是编制过紧也造成了部分农村学校教师数量不足。
为此,董风华建议,一要完善相关法律制度,促进义务教育师资均衡配置。
二要改革现行人事管理制度,促使教师健康有序流动。进一步完善城镇优秀教师到农村、到贫困、边远地区和薄弱学校支教的制度,防止支教流于形式,将支教作为城镇教师晋升高一级职务、评优的必要条件。接受支教的农村学校选派优秀、骨干教师到城镇学校顶岗煅炼,学习优质学校的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以提高其管理水平,更新其教育教学理念,提高其“造血”功能。用城镇“强”校和一所或数所农村“弱”校建立合作关系,建立校际教研网络,通过定期开展教研活动,从而为农村教师吸取先进教育理念、提升教育教学技能提供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
三要建立科学的城乡师资共同评价激励机制。通过教育科研评价和在职培训来激励教师。通过完善的考核制度来激励教师。设立专项基金,奖励在贫困地区、农村学校、薄弱学校作出突出成绩和贡献的教师。给予贫困地区、农村地区、薄弱学校教师在晋级、晋升上以政策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