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建议中高考必考体育

--------------------------------------------------------------------------------
点击次数:3161  发布时间:2012-3-12 11:27:19

 

    现状

  我国青少年胸围越来越宽,肺活量却越来越小;身材越来越高,跑得却越来越慢;体重越来越重,力量却越来越小

  建议

  把体育作为“中考”、“高考”的必考科目,并与语、数、外等必考科目同分值

  声音

  强调身体素质是重在身体的锻炼,而不是用分数来把它卡下去,给学生打分不是目的

  昨日,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第四次全体会议大会发言时,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体育大学校长杨桦提出,应把体育作为“中考”、“高考”的必考科目,并与语数外等必考科目同分值。

  小胖墩比例超“安全临界点”

  杨桦指出,近几年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进行的多次调研,以及教育部等六部委连续25年的“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显示,我国青少年体质一些重要指标呈下降趋势。与1985年相比,2010年我国7至18岁城乡学生身高、体重显著增长,但肥胖率也增长了7.9%,尤其是城市男生肥胖率已达14.2%。目前,我国城乡学生的肥胖率超过了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10%“安全临界点”。

  第二,心肺功能下降,运动能力趋低。中小学生肺活量下降11.4%,大学生下降近10%。中小学男生引体向上最大降幅达到40.4%。

  第三,视力不良检出率不断攀升,位居世界前列。小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为40.9%,初中生为67.3%,高中生为79.2%,大学生为84.7%。他表示青少年视力不良已严重危及我国人口质量,导致征兵、航空、航海等特殊行业不得不降低视力标准。

  杨桦认为,我国青少年体质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问题是片面追求分数和升学率形成的应试教育现状,必然以牺牲青少年体质为代价。

  建议体育加入中高考必考科目

  杨桦表示,据调查,我国中小学体育课开课率不高,仅有42.7%的小学生和25%的初中生每周上3节体育课,73.5%的高中生每周上2节体育课,这与中央文件规定的“每天锻炼一小时”目标相差甚远。

  为此杨桦建议,把体育作为“中考”、“高考”的必考科目,并与语、数、外等必考科目同分值。同时增加学校体育经费,对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持续下降地区实行行政问责,制定“青少年健康促进十年计划”。

  声音

  河南大学校长:

  锻炼身体不能用分数来卡

  全国政协委员、河南大学校长娄源功认为,将体育成绩纳入高考,在操作上有困难。娄源功说,主要困难在于评价体系。现在评价一个人身体好不好是通过体检,但是跟体育成绩并不是一回事。并且如果体育要统一高考,在把控监管上也不好操作,容易流于形式化。所以他认为,强调身体素质是重在身体的锻炼,而不是用分数来把它卡下去,给学生打分不是目的。

  上海交大副校长:

  体育好坏也有先天因素

  对于将体育成绩计入高考,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印杰不是太赞成。印杰认为,一个人的体育好坏,除了他是不是努力锻炼之外,还有很多先天性的因素,不能说体育不好的孩子就不能成才。印杰认为,与其通过高考来促进学生体质,不如从学校入手,考核学校的体育成绩。印杰表示即使体育要和中高考挂钩,分值不宜过高,否则体育也有可能变成应试。

  成都外国语学校副校长:

  应该让体育锻炼纳入法制化

  “学生身体素质确实差了,跑个800米就脸青面黑的。”成都外国语学校副校长龚智发认为,除了毕业班为求升学,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是,现在很多体育课已经简单化了,就怕出现安全问题,导致很多项目都没开。而在一些国家,校内体育安全问题有比较完善的保险或者问责制度。龚智发认为,国家应该让体育锻炼纳入法制化,让学校上体育课不会有太大顾虑。

  不过龚智发表示,体育成绩分值要达到主科那么高,目前还不现实。更好的方式是,体育作为入围,达到多少分以上,才能报考什么类别的学校。

  新闻回顾

  成都学生体质 小学好于初中 初中好于高中

  成都市体育局去年对成都20个区(市)县458所中学的高三和初三所有学生进行体育项目检测。成都市体育局竞技体育处处长周丽光说,这次摸底调查的情况让人忧虑。进行引体向上项目的男生中,20%的学生一个引体向上都拉不动。周丽光告诉成都商报记者,目前学生体能情况呈现一个趋势,那就是小学好于初中,初中好于高中,学校低年级好于高年级,也就是说,随着年级上升、课业压力增加,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时间和积极性都在减少。

 


—— 信息源自:成都商报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