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从2014年起,允许非户籍考生在山东参加高考。山东省这一高考改革方案在两会前夕出炉,让“异地高考”也成为全国两会上的热点话题。前天,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列席十一届全国人大会五次会议开幕式时指出,不论外来务工者是多是少,所有地区都必须要出台随迁子女就地高考的地方政策。
外来人员盼望开放异地高考
“等孩子上完初三,就打算把他送回老家读高中。”在白云亭农贸市场做水产生意的吴先生,来自河北,一家三口在南京生活了十多年。吴先生的孩子,小学初中都是在南京民工子弟学校就读。“本来初中就打算送回去的,但是没舍得,高中没办法,孩子虽然也不想回去,他在这里成绩挺好的,但是高考报不了名,还不如早点让他回家上高中早点适应,教材都不一样!”
这几天,吴先生一直在关注两会上关于异地高考的讨论,他一心盼望江苏省也能像山东那样尽早开放高考户籍限制,这样孩子就能留在南京上高中考大学了。
江苏仅限省内考生异地高考
吴先生的期待,可能还要等一等。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教育厅厅长沈健日前表示,虽然取消户籍限制是大趋势,但是江苏省尚未考虑出台异地高考政策。记者昨天也从省教育部门获悉,目前教育部还没有出台全国性政策,江苏省要等到教育部总则出台后,才能根据政策方向以及本省实际情况制定相应政策。
外省户籍考生不能参加江苏高考,省内户籍的考生倒是可以选择省内异地高考。记者了解到,考生只要办理借考手续,经报名点及报名所在县(市区)招办审核批准后,就可以办理相关报名手续。借考考生的高考电子档案体检以及志愿填报等工作一律由报名地招办及相关部门负责。
而在外省借读的江苏省户籍考生,如持有外省省级考试机构出具的有效期内的高中会考或学业水平测试成绩证明,江苏省予以认可,并进行相应的等级转换,成绩经转换后,其必修科目(含技术科目)测试等级要求与江苏省高级中等教育学校应届毕业生相同。
异地高考易被高考移民钻空
根据江苏省的统计数据,近几年,江苏省流动人口每年以15%以上的速度增长,2008年时已达1800多万人。另一方面,江苏省高考人数逐年下降,专家分析2015年江苏将会出现生源不足的问题。如果实施异地高考,生源问题可以解决,同时也有利于现有高教资源充分利用。不过,有利的同时也存在弊端。
南京大学高教研究所所长龚放教授表示,一旦在一些城市试点流动人口子女可以在实际居住地高考,就会让有高考移民倾向的人钻了空子,很难避免真的有人陪孩子在一个城市生活几年,取得流动人口子女高考资格的情况出现。一旦出现这种情况,不仅异地高考的初衷会完全走样,也会扰乱现行的高考分省招生计划模式,可谓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