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点评两会:异地高考当兼顾解忧与公平

--------------------------------------------------------------------------------
点击次数:2825  发布时间:2012-3-7 11:21:40

 

 
     异地高考(微博)政策如果不能妥善因应,就极有可能伤害到社会公平,蓄积社会矛盾。因而,必须在“解忧”与“公平”之间求一个共同的“解”。

    在山东率先出台突破高考户籍限制方案后,全国的异地高考改革方案将在10个月内出台。教育部长袁贵仁在两会上的一番表态,牵动社会各方的神经。

    关注这一全国方案的,显然不仅是2.6亿流动人口背后的2700万随迁子女,更有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和那些录取分数线较低的省份。因为,新方案将不仅直接影响他们的切身利益,还将可能导致全国范围内的高考资源再配置。

    诚然,这一政策动因源于城市化带动了全国范围内人口流动,原有的高考户籍制便成为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实现高考权益的“现实障碍”,政策的目的意在为这些“新市民”“解忧”。但是,这一“现实障碍”却更为严峻地凸显了我国城乡、区域之间教育不均衡、不平等问题。异地高考政策如果不能妥善因应,就极有可能伤害到社会公平,蓄积社会矛盾。

    面对教育不均衡的现实,高考户籍制度求取的是“相对教育公平”。通过户籍制约取得两个结果,一个就是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孩子上大学的概率相当大,一个就是一些教育比较落后的地区高考录取分数线低。如果完全打破户籍制度,追求“绝对教育公平”,全国统一分数线录取,结果将会导致北京上海大城市产生许多“无业游民”、教育落后地区孩子与大学无缘。

    历史上亦曾因这种“绝对教育公平”而引发纷争,明朝科举曾不分地域、籍贯“全国统一公平”录取,结果南方举子全部高中而北方举子全部落马。此后,科举制开始兼顾南北而推行“南北卷”制度。今天的环境与历史上虽已极大不同,但教育不均衡的道理是相同的。今天求取的“相对教育公平”,正是对教育不均衡现实的某种“校正”。

    是以,人们的担心在于,异地高考方案如果不当,将会导致“高考人口”在全国范围内流动,出现教育强省向教育弱省和大城市进行“高考移民”热潮,从而把大量大城市和落后地区孩子排挤于高校大门之外,造成更大的社会不公平。因而,异地高考政策必须在“解忧”与“公平”之间求一个共同的“解”,不能只是为了满足一方而伤害到另一方。山东作为教育强省,虽在异地高考政策上率先破冰,却于求取这个共同的“解”借鉴意义不大。

    袁贵仁谈到,异地高考也不意味着完全放开,而是存在“条件准入”,既考虑城市的承载能力,也需要家长满足在当地工作等条件。这是对现实问题的应有正视,但显然这样的制度设计有相当难度,如何破解尤须多费思量。

 

 


—— 信息源自:深圳新闻网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