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两会”关注教育:聚焦热点难点 推动改革创新

--------------------------------------------------------------------------------
点击次数:2624  发布时间:2012-3-2 11:53:44

 

    2012年1月初至2月底,全国31个省区市先后召开两会,把脉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为全国两会预热。 

  作为最大的民生之一,教育依旧是地方两会关注的热点话题。经历了2011年的教育规划纲要“落实年”,我国教育事业在经费投入、保障机制、体制机制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等方面取得了跨越式发展。而教育领域涉及面广、关注度高,在一些热点难点领域仍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教育的这个特点,也决定了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是一个不断解决问题、不断开拓创新、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的过程。 

  关注教育民生,反映百姓呼声 

  关键词1:学前教育 

  热点聚焦:2011年,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全面启动,加大财政投入,通过新建、改扩建,大力提升幼儿园办园水平,着力解决百姓反映强烈的“入园难”、“入园贵”问题成为学前教育政策举措的鲜明走向。今年地方两会中,代表委员从各地实际情况出发,就幼儿园建设、幼儿园师资配备和办学水平提升等方面建言献策。 

  代表委员声音: 

  【重庆市政协委员罗易】幼儿园建设是很直接的民生项目,应该纳入城市规划范畴,具体建设标准应明确规定,从法律法规上得到保障。 

  【浙江省人大代表沈小玲】政府应加大农民工幼儿园教师的培训投入,保障教师的福利待遇,同时加大对农民工幼儿园的补助,进一步提升农民工幼儿园师资水平。把农民工子女学前教育纳入民生工程,真正让农民工子女享受同城待遇。 

  【民盟青海省委委员】提高农牧区幼儿园的办园水平,让广大农牧区幼儿充分享受优良的学前教育资源,并逐步建立和完善县、乡、村三级学前教育网络体系。加大幼师选招、培训力度,提高幼师整体素质和水平,同时落实各项保障措施,稳定农牧区幼儿教师队伍。合资源,发展壮大一批民办示范性幼儿园,解决边远地区幼儿入园难问题。 

  关键词2:随迁子女就学 

  热点聚焦:农民工随迁子女,一个“特殊”的城市生活群体,身在城市,心在乡村。为了更好的生活,他们随父辈被动迁徙到城市,成为城市中一个独特的受教育群体。他们的需求、他们的境遇,牵动着城市的心脏。虽然流入地城市努力张开怀抱接纳这些孩子,但与逐年增长的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需求之间仍存在差距。以流入地为主,多举措解决农民工随迁子女就学问题,让他们早日全面享受同城待遇,成为地方两会关注的焦点。 

  代表委员声音: 

  【天津市政协委员黑振桐、福建省妇联】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在教育教学、评优奖励、考试竞赛以及教育收费等方面,做到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与本地学生一视同仁。 

  【辽宁省政协委员潘毅】积极引进社会力量参与办学,兴办农民工子女学校;建立公正合理的评价体系和监督机制,给予农民工子女学校合法身份,大力支持其发展,增加农民工子女就学机会,减轻公办学校压力。 

  【广东省人大代表郑小琼】民办农民工子女学校受经济实力、师资、场地等各种条件制约,生存艰难。建议出台优惠政策,扶持以招收农民工子女为主的民办学校。 

  关键词3:留守儿童教育 

  热点聚焦: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民工向城市的涌入,形成了农民工随迁子女和留守儿童两个特殊群体,他们是新时期城市化进程带来的新问题。全国妇联调查数据显示,全国留守儿童人数约为5800万。因亲情缺失,教育不足,留守儿童的心理、学习、成长等问题日益突出。地方两会的代表委员呼吁,加大对留守儿童群体的关注,呵护他们健康成长。 

  代表委员声音: 

  【山西省政协委员孙蕾】建议推进城乡均等的教育、卫生、文化、社会管理等公共服务体制改革,创办“留守儿童托管中心”、“留守儿童乐园”等场所,让留守儿童放学、放假离校不离教,离校不离管,同时加强村社对本村本社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工作。 

  【安徽省人大代表汪来九】要进一步加大对已建农村留守儿童之家的资金投入,增加硬件设备添置,改善农村留守儿童之家的设备设施与管理。 

  【湖北省政协委员刘昌明】留守儿童正面临四大问题:情感“空区”、监护“盲区”、教育“误区”和安全“雷区”。政府和有关部门应进一步加大对留守儿童群体的关注,将解决这一问题纳入政府工作的总体规划,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多创造就业岗位,让农民能就近务工。 

    关键词1:教育均衡 

  热点聚焦:“同在蓝天下,共同进步成长”,是温家宝总理对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寄语,也是对教育均衡的深深期冀。资源全辐射,建校标准化。在今年的地方两会上,教育均衡发展时刻牵动着代表委员的心。如何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如何均衡配备教育资源?如何解决城区学校“大班额”?代表委员纷纷提出观点,拿出思路。 

  代表委员声音: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协委员特留哈孜·瓦泰】强化城乡学校“统筹管理”、干部“统筹调配”、教师“统筹使用”的县市级管理机制,统筹城乡教育资源配置,实现教育公共管理资源的共享。全面推广城乡学校结对帮扶做法,发挥城市学校人才集中、管理规范、信息广泛、设施先进的优势,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帮扶互动活动,促进城乡学校同步发展。 

  【河北省人大代表赵浩军、河北省政协委员田咏】通过优质学校和薄弱学校结成对子、优质学校兼并薄弱学校、鼓励优质学校异地建立分校,新建标准化学校,让名校开“分店”。 

  【河南省人大代表王艳玲】加强规划,加大对城镇义务教育学校的扩容、建设,继续推动义务教育的均衡化,从而解决城镇化进程中带来的学校、优质学校不足的问题,解决“大班额”等问题。 

  关键词2:考试改革 

  热点聚焦:考试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而面临城市久治不愈的“择校热”、素质教育推行中遭遇的种种问题,考试改革是必由之路。初高中招生指标如何分配才会更公平?高考如何改革才能平衡学生的文化课学习和素质能力发展?各地代表委员纷纷建言献策。 

  代表委员声音: 

  【天津市人大代表靳润成】将重点高中招生指标中固定的一部分平均分配到区内每所普通初中校,无论你在哪一所初中,都有同样的机会能升入重点高中,普通中学的学生将是最大受益者。 

  【江西省政协委员许小欢】“高考加分”应坚持促进高考公平,保障广大考生公平权益的准则,有利于选拔特长生等优秀人才苗子,并激励学生全面提高素质;有利于推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和谐。 

  【湖北省多位人大代表】建议各中小学不得提前组织招生,不得以各种形式互争生源,不得随意扩大招生数量、扩大班额。要加快高考和高招制度的改革,要注重学生能力的测试。禁止各学校张榜公布学生高考、中考成绩和名次。 

  关键词3:特殊教育 

  热点聚焦:残疾儿童能不能与正常儿童享受同样的优质教育资源,是衡量教育公平的一个重要指标。在特殊教育不断发展的同时,仍面临着教育容量、师资、设备不足等问题,特殊教育学校的硬件建设、师资培养,以及配套生活设施建设亟须发展。地方两会上,代表委员深入探讨推广“随班就读”、为残疾儿童专设幼儿园、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等问题,以推动特殊教育健康发展。 

  代表委员声音: 

  【北京市政协委员许家成】特教容量不足,问题在于“随班就读”和“资源教室”的推广不力;编制不足带来人员结构问题,只有学科教师有编制,特教所必需的物理治疗师之类的康复师以及社工,都无法通过编制进入学校的问题亟待解决。 

  【浙江省人大代表杨云飞】建立属于残疾儿童的专用幼儿园,将残疾儿童学前教育纳入学前教育规划;同时,加强经费保障和师资队伍的培养,让残疾儿童可以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学前教育。 

  【民革宁夏区委】根据残疾儿童的数量调整全区特殊教育学校的规模布局,合理使用有限的特殊教育资源,充分发挥特殊教育学校的社会效益;重组、合并、建设集特殊教育师资培训、教育科研、康复训练、职业教育于一体的,规模最大、教学设备最齐全的特殊教育学校;对特殊学校青年教师加强培养,为专业教师提供更多的外出学习机会;逐步配备专业课教师、心理康复教师、言语康复教师、医疗康复教师、特教工程技术员等专业技术人员,使特殊教育师资更趋专业化。 
    关键词1:人才培养 

  热点聚焦:“钱学森之问”给创新人才的培养提出了反思,也提供了空间。不同的教育模式将培养出不同类型的人才,各类人才如何有效地培养,又如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是地方两会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质量是问题的核心。 

  代表委员声音: 

  【湖北省政协委员叶泽林】积极探索“企业进高校,高校进企业”的互动模式,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学校,都应按照这一要求,探索建立多种形式的校际、校企合作,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 

  【安徽省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政府要引导高校找准发展定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克服高等教育的“后中学教育”现象;要继续优化配置高校学科专业,尤其要重视支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学科专业设置,以不断满足社会转型对人才的需求。 

  【黑龙江省政协委员康凤英】建议深化校企合作,坚持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接收学生实习实训和教师实践,鼓励企业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签订校企园区合作协议,学生集中到企业、园区顶岗实习,实现学生与岗位的零距离对接,达到校企共赢的目的。 

  关键词2:减负 

  热点聚焦:减负是个老话题,也要有新思路。面对依然沉重的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减负与增效直观地联系到了一起。该如何真正实现减负?如何推行“高效课堂”,严格禁止竞赛考级?地方两会代表委员各抒己见。 

  代表委员声音: 

  【河北省多位人大代表、湖北省多位人大代表】建议在单位时间里将课堂充分利用起来,注重因材施教,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课外没有大量的家庭作业,教育部门将实施“高效课堂”作为教师年终考核的重要内容。 

  【上海市人大代表倪闽景】建议制定法规,规范社会力量办学,遏制低龄儿童各种竞赛考级。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在招生过程中严格禁止把竞赛成绩和考级证书作为录取依据。 

  【民革青海省委】严格控制学生作息时间和学生课外作业量,控制考试次数和考试难度;建立探究性、激励性和对话性的课堂文化,激发学生求知欲,培养学习兴趣,激活学生思维;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引导他们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自觉轻松地投入学习。 

  关键词3:校园安全 

  热点聚焦:安全是质量的底线。城乡教育布局调整后,城镇学校学生人数增多,寄宿制学校和校车也随即产生。校园安全事故让我们一次次警醒,也引起了地方两会代表的关注。中小学校的紧急避险疏散演练,校车运行的安全管理,学生宿舍安全隐患排查,等等,都成为他们建议的焦点。 

  代表委员声音: 

  【北京市政协委员韩陆】近年来,我国一些地区中小学校内发生踩踏事故的报道屡屡见诸报端,同时,校车事故问题也很突出,要将灾害预防、避险逃生技能纳入中小学教育之中,让师生接受突发事件的自救互救培训。 

  【四川省人大代表翟峰】校长是学校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分管安全的副校长要亲自抓校车安全工作。建议中小学专用校车应作为客运特种车辆来管理,并统一悬挂校车标牌,实行“校车专用驾照”制度。 

  【甘肃省政协委员李并成】建议将学生宿舍的安全问题列入各级教育部门和各中小学校重要的议事日程,应对中小学(特别是农村、牧区学校)学生宿舍的安全状况做集中、彻底的排查和整治,对于安全条件达不到要求者立即采取相应措施补救,并责令该校限期整改,以彻底消除隐患。

 


—— 信息源自:中国教育新闻网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