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和田地委、行署高度重视农村代课教师问题,于近日召开解决农村代课教师问题专题工作会议,严格按照自治区相关文件精神,采取“聘、转、训、养、补、替”六项举措,妥善解决农村代课教师问题,确保当地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和社会大局稳定。
一是“聘”。组织879名在岗不在编的农村代课教师参加自治区统一举行的定向招聘考试,并按照自治区的相关要求,结合和田地区基层教师短缺的实际,将定向招聘的岗位设置在艰苦边远的村级小学以及教学点。
二是“转”。对6857名已离岗的农村代课教师,采取兜底政策,联系到人,主要解决他们的基本养老问题,确保这些教师老有所养。要求各县(市)根据自治区的相关政策,优先从离岗或考试考核落聘的代课教师中选择,通过支持自主创业、扶持农业生产、承包土地、列为村级后备干部等多种途径,提供优惠扶持政策,为农村代课教师创造多渠道再就业机会。
三是“训”。鼓励代课教师参加职业培训,提高职业技能,增强就业、创业能力。符合条件的教师,可按规定享受职业培训补贴,享受就业机会和政策支持。
四是“养”。将未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代课教师纳入养老体系,按照实际代课年限给予0.5万元-1万元的养老保险费用补助,其中不满5年的不予补助。
五是“补”。按照代课年限,每代课一年给予离岗上年本县(市)公办教师年平均工资一个月工资标准的经济补偿。
六是“替”。改善艰苦边远地区教师的生活条件,建立长效机制,逐步用合格教师替换农村代课教师,平稳化解农村代课教师问题,同时避免产生新的代课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