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省教育厅获悉,筹备了2年多的浙江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已经基本形成,并将于今秋启动。新的课程方案中,最核心的部分就是“减少必修,增加选修”,学生们的自主选择权也将进一步扩大。
为了能减轻学生负担,鼓励学生更好地学习选修课,今年还将把高中选修课程纳入高考招生改革评价体系。对高中阶段具备相关选修课程学分或相关选修课程成绩优良的考生,高校在同等条件下优先予以录取。
浙江省教育厅从2009年下半年开始筹划研究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工作。
课改基本思路就是“调结构、减总量、优方法、改评价、创条件”。具体来说,就是完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与探索符合我省实际的普通高中课程设置方案和各学科的教学要求,从而构建重基础、多样化、可选择的普通高中课程体系。
今后,浙江普高生的必修学分将从116学分减到96学分,而选修学分则从28学分提高到48学分。
据了解,在新课改中,普通高中的选修课分为了知识拓展、职业技能、兴趣特长、社会实践等四大类。
根据这四个类别,除了利用学校本身的资源进行新选修课的而开发外,一些社会资源也将被引入校园,如社会培训机构、中职等。今后选修课中,很有可能出现譬如驾驶、裁缝、数控等新鲜实用的课程。
为了能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和自主权,新课改还允许学生在修读选修课时跨班级、跨年段,甚至跨学校选课,同时全面实施学分制度和弹性学时制度。
目前,《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已经提交至省政府,在不久后就会揭开神秘的面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