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海外"野鸡大学"乱象丛生 "镀金"心理致假文凭泛滥

--------------------------------------------------------------------------------
点击次数:3311  发布时间:2012-2-18 10:09:10

 

    方鸿渐,著名小说《围城》的主人公,四年中倒换了三所大学,伦敦﹑巴黎﹑柏林;随便听了几门功课,除了“夸夸其谈”外,一无所有,临回国时,在父亲和丈人的威逼下,为了搪塞才挖空心思地买了博士文凭。文学作品中的滑稽形象在现实中却屡屡上演,“野鸡大学”、“假文凭事件”被频繁曝光。美国狄克森州立大学日前被曝近年录取了大批不懂英文、平均分未达入学标准的外国学生,并给他们发放了数百张本科文凭。该校被斥为外国学生的“文凭工厂”,而这些外国学生多数来自中国。

  假文凭案屡被曝光 海外“野鸡大学”乱象丛生 

  美国高等教育认证委员会(CHEA)和密歇根州教育厅(美国密歇根和俄勒冈是定期公布“文凭工厂”名单的两个州)2010年公布的两份虚假或不合格大学黑名单共曝光了1500多所大学,它们颁发的学位就业时不被认可。这些大学所涉区域遍布全球36个国家,可分为综合大学、专业学院和远程教育三种,登上黑名单的原因分为文凭工厂、三无大学、非法办学等五种情况。近年来,美国、法国、英国、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地多次被曝存在违规招生的“野鸡大学”,甚至滋生了份额庞大的地下产业。

  美国一些“野鸡大学”前几年就大摇大摆地进军中国。一些“野鸡大学”还推出种种招生“优惠”:不用来美读书,通过中文教学就可拿到美国学位。据调查,由“野鸡大学”颁发的学位不在少数,尤其是MBA学位最吃香,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重灾区”。2010年7月1日,被称为“打假皇帝”的方舟子在微博上对“打工皇帝”唐骏的学历提出疑问。一夜之间,“打工皇帝”褪去了传奇色彩,而他所谓的母校,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西太平洋大学,也迅速成为国内网络搜索热词。美国国会下属政府问责局(GAO,原名“总审计局”)在2004年的一份报告中,专门点了西太平洋大学的名,称这是一所不需上课,学生只需提供相关人生经历、缴纳“学费”即可获取“学位”的“文凭工厂”(Diploma Mills)。

  2009年4月16日,法国当局接到了土伦大学一名教师的检举,称多名中国留学生以交钱为条件获得了学士和硕士文凭,但其中一些学生的法语讲得很糟糕,不太可能通过考试,他暗示此案牵涉到138名学生。土伦大学校长乌埃斯拉蒂承认,该大学把接待外国留学生作为优先政策,今年共接待了644名中国留学生,其中100多名新生不会讲法语。有部分中国学生被怀疑不是凭借真实成绩,而是以2700欧元的价格“购买”了毕业文凭。

  在新加坡,仅有8所公立院校,却有1200多所私立院校。根据规定,私立学校不允许提供本科及以上学位教育。于是,当地私立学校都通过与海外大学合作的方式,颁发海外大学学位。中国教育部发布的留学预警中,有近两成涉及新加坡学校。

  英国高校分为学院和大学,学院多为私立学校,是自治和独立的。有些学院可自行颁发学位和毕业证书,也有的学院学位和毕业证书需由大学和国家认证机构授予。有些留学生来英国的目的只是为了混个文凭,或是以留学为名,留下来打散工。一些非法中介借此打出包找学校、包成绩单、包出勤率、包续签成功等一条龙全包服务。英国内政部2011年6月13日公布,自2010年5月以来,英国已经取消了33家教育机构的资质,另有32家机构的招生资质被暂停。英国作为中国学生留学的热门国家之一,“野鸡大学”事件也引发各界关注。

  2009年11月5日,澳大利亚艾思蒙特时装学院、莫瑞迪安国际学校、国际设计学院和国际创新艺术学院突然关门。这导致约2700名外国留学生失学,其中包括中国学生近千名。这也是澳大利亚2009年5月开始整顿私立大学以来宣布破产的第10家私立教育机构。

  2009年12月,新西兰一所高等教育机构因涉嫌向外国学生出售假学位证书被曝光。新西兰学历评估管理局(NZQA)随后注销了这所学校的学位授予资格。

    留学生“镀金”心理或成就“文凭工厂”

  “文凭工厂”屡禁不止,制度监管缺失的同时,庞大的市场需求或许也是其难以根除的重要原因。在十几年前,只有国家公派的留学生才有资格享受到出国留学镀金的荣耀。在那时,留学生无疑是高人一等的代名词,是全家的骄傲,而电视上神话般的国外生活也让很多中国学子无比的向往。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很多家庭在具备了足够的经济实力之后都选择将孩子送到国外去学习,这也导致中国在最近几年出现了壮观的“留学潮”。然而一些学生无法达到海外高校正常的入学要求,违规渠道就成了不少家长学生铤而走险的选择。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育政策与法律研究所所长劳凯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从现在报道的情况来看,这些留学生并不是完全不明真相的,也就是说相当程度上他们是知道这个文凭是花钱买来的,这样一个造假行为不仅仅是美国大学在造假,作为买卖文凭的留学生也参与了造假。我们不能追求通过钱来买一个文凭,这样做的结果不仅害了自己也害了社会。

  《中国青年报》文章称,留学生文凭丑闻一再发生,教育部也频频发布留学预警,然而,一些家长和学生还是难免走上弯路。究其原因,对留学镀金的“狂热”心态是罪魁祸首。多年来,留学门槛、代价一再降低,成绩普通的学生也能到国外的一些私立学校或职业院校就读;再加上“衣锦回国”的“海龟”数量的增多,在有经济条件的家长和学生心中,出国“镀金”的想法逐渐形成,并不断付诸行动。

  形成留学热潮本是好事,足以证明我们的开放心态。但若将留学简单等同于“镀金”,并以此为出发点,不惜一切代价,就不仅对学生个人成长无益处,也必然会加大留学的风险。(完)

 

 


—— 信息源自:中新网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