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广东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将大减 资格审查将更严

--------------------------------------------------------------------------------
点击次数:2403  发布时间:2012-2-17 11:10:07

 

    今年我省将建立学前教育资助体系,新建750所村镇幼儿园;调整高考加分项目;积极解决外来工子女和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从今年开始,大学毕业生去农村幼儿园任教将实行上岗退费……

    昨日,我省2012年度教育工作会议在广州举行,会议提出要以“创强(建设教育强省)争先(争创教育现代化先进市)建高地(建设南方教育高地)”工程为抓手,全面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推进我省教育事业优先发展、科学发展。副省长许瑞生出席会议时表示,我省将努力缩小城乡区域的教育差距,积极解决教育公平、升学招生、就业创业、校车安全等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

    “我省高考加分调整方案将很快对社会公布。”关于社会高度关注的高考加分调整问题,省教育厅厅长罗伟其透露,广东版的高考加分调整方案在上报教育部后已获基本同意,改革的基本方向是将大幅减少高考加分项和加分分值。“仅保留下来极少的加分项目,在仍然保留的项目中,加分的分值也在大幅减少。”

    关键词1·学前教育

    幼儿园收费政策将征求意见

    据介绍,去年,我省学前教育“入园难”、“入园贵”问题得到初步缓解。“全省学前教育毛入学率达到89.73%,比原预计高出了6—7个百分点。”罗伟其表示,去年我省高度重视学前教育,省政府召开学前教育工作会议,出台并启动实施了《广东省发展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1—2013年)》等文件。他还透露,从今年开始,我省将把新招收的到农村幼儿园任教师的高校毕业生纳入上岗退费范围,“只要他们到农村任教,每年的学费和住宿费都将返还,这相当于接受免费大学教育。”

    上月底,国家三部委发布的《幼儿园收费管理暂行办法》正式实行,禁止收取“兴趣班费”、“赞助费”等各种名目的费用。然而,广东的具体实施办法迟迟未能出台。罗伟其昨天对记者表示,对于学前教育的收费政策,省教育厅联合物价局已进行了充分的调研,“在国家的政策出台后,我省会把国家的政策融进去,进一步修改完善,再很快通过征求意见的方式向社会公布”。

    在我省具体政策出台前的“空窗期”,幼儿园如果乱收费、抢闸涨价怎么办?罗伟其表示,我省将继续按照国家的规定和省里一些原有的指导性意见进行检查。

    据悉,今年我省将建立学前教育资助体系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资助机制。加快推进农村学前教育发展,支持欠发达地区建设250所乡镇中心幼儿园和500所村级幼儿园,发挥乡镇中心幼儿园的示范作用。

    关键词2·义务教育

    试点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

    据介绍,去年全省一般预算支出中,教育支出1072亿元,占18%。我省还全面落实省政府十项民生实事中提高农村义务教育公用经费标准200元的政策,农村小学公用经费补助标准达到每生每年550元、农村初中每生每年750元。

    省政府专项投入了20.26亿元推进“校安工程”,还安排20亿元专项资金清理化解农村义务教育债务。义务教育择校乱收费及节假日补课等违规行为也得到严肃查处。去年全省共组织860个检查组,检查了826所高中和10045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共清退违规收费金额914.59万元,查处责任人93人(次),对查实违规收费的8名学校校长做了免职处理。审理案件12件,给予党政纪处分12人。

    今年,我省将着力促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尽快提高各地义务教育学校规范化达标比例。加大探索县域内特别是学区内教育资源的整合力度,推广“一校多区”、集团办学等办学模式改革经验。同时,我省还将启动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试点。罗伟其表示,试点工作涉及增加投入,我省目前已经制订好几套方案,正等待相关部门会签,在省政府批准之后将给对外公布。

    关键词3·外来工子女

    完善积分入学政策

    “我省义务教育阶段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有339万,去年一年增加了26万。这是什么概念?有些省就10来万的外来工子女,整个华东地区合起来的数字都没有广东省多。”罗伟其介绍,去年全省各地积极探索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保障机制有新进展。一方面,积极安排好新增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就读,另一方面想方设法扩大公办学位供应,在公办学校就读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比例,比2010年提高0.23个百分点。

    据悉,今年我省将进一步完善外来工子女“积分入学”政策。罗伟其透露,前段时间我省有关部门专门研究过如何进一步完善“积分制”政策。由于我省不同地区的情况完全不一样,有些地方外来工子女比例很高,有些地方比较少,门槛就相对低一点。罗伟其说,一定要解决外来工子女的读书问题,而且要尽最大努力去解决,但必须要实事求是,不能唱高调。

    关键词4·高考加分

    加分资格审查将更严格

    记者从省教育厅2012年的工作要点中看到,今年我省将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招生考试制度,调整高考加分项目。

    事实上,在我省去年的教育工作会议上,就提出要清理和规范高考加分,但方案至今没有出台。罗伟其透露,广东版的高考加分调整方案,省招委会已经讨论通过并上报教育部。教育部已基本同意,省教育厅在拿到教育部批复后,将很快对社会公布。广东版的高考加分调整方案有两个方向:大幅减少高考加分项,保留下来的加分项很少;仍然保留的项目中,加分的分值也在减少。

    在近日教育部公布的年度工作计划中,明确提出,要规范高校自主选拔录取改革,逐步扩大改革试点范围,清理规范高考加分。对此,省教育厅及省教育考试院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我省对高考加分的规定有所调整,对于加分资格审查会更加严格,省考试院今年已把相关调整内容上报教育部,若调整内容获得批准,大概在2014年开始实行。

    关键词5·高等教育

    实施高教创新强校工程

    据介绍,去年全省高等教育规模进一步扩大。普通高校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152.86万人,比2010年增长7%;高等教育毛入学率28.5%。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到94.8%,位居全国前列。高校的科研创新和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2011年,我省高校实到科研经费超55亿元,比2010年增加了6亿元,增长12.2%,与2005年相比翻了两番。

    记者获悉,今年全省高等学校要实施高等教育创新强校工程。省教育厅要求各高等学校要进行纵横向比较,准确定位,全面规划,力争建设成为国内同类型学校的强校。

    “首先,我向在座很多同事表示歉意。由于刚上任的时间不是很长,跑得不是很快,很多地市没有拜访过,我一直很想到各个学校去拜访书记、校长。”昨天,在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副省长许瑞生以一句富于激情的话开场。去年11月30日,许瑞生被任命为广东省副省长,如今已过去两个半月。

    全省教育工作会议,是广东教育战线每年最重要的会议之一。一般选择在年初召开,每年一次,会议主要任务是盘点上年得失,部署当年工作。参加昨天会议的有地级以上市分管教育工作的领导、教育局长、各高校的书记校长等,大约数百人。当着大家的面,许瑞生说:“我向大家表示歉意。我承诺,下一步会把调研的速度加快点,努力把时间安排紧一点,会尽量拜访各个地市,拜访各学校的书记校长。”

    记者查阅发现,许瑞生自履新以来,仅就教育问题,已在省内展开一圈密集性调研,足迹涉及肇庆、潮州、汕头、韶关、清远等地市。

    ▶热点回应

    粤正调研随迁子女就地参加高考问题

    与教育部同步进行研究

    前日,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透露,教育部已组成专门工作组,正在深入研究和论证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高考等改革涉及的重要问题。

    广东是外来工第一大省,随迁人员子女受教育问题最为突出,目前进展如何?昨日,省教育厅厅长罗伟其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透露,就外来工子女就地参加高考问题,广东省正在和教育部同步进行研究,教育部的专门工作组里就有广东的一份。他表示,这一问题十分复杂,暂时不便透露进一步的情况。

    其实,这并不是教育部第一次在外来工子女就地高考问题上发声。早在2010年,教育部就放出风声,称正在就异地高考进行调研。最近两年,每到全国“两会”前夕,这一问题又重新提及,成为舆论高度关注的热点。去年10月,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的专家和随迁子女家长在内的15名公民上书国务院,向温家宝总理建言“就地高考”。

    去年,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袁振国曾对媒体表示,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已在城市完成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阶段学习,那么他们就有权利在所在城市参加高考。

    不过,外来工子女就地高考的问题,年年旧事重提、举步维艰,某种意义上反映了改革的复杂性。袁贵仁在接受采访时就表示,流动人口子女升学问题涉及城市管理、社会保障、外来人口与本地居民教育资源配置问题和户籍制度改革等,情况十分复杂,需要通盘考虑。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教育问题专家熊丙奇建议,解决就地高考问题要与整体推进高考改革相结合。他认为,打破高考集中录取的模式,大力改革和推进自主招生考试,高考户籍限制将不攻自破。

 

 


—— 信息源自:南方日报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