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新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将启用 中小学课程难度降低

--------------------------------------------------------------------------------
点击次数:4993  发布时间:2012-2-10 20:15:18

 

    据中国之声《全球华语广播网》报道,在中国,不少父母都感慨孩子的课业负担太重,小学生的作业有时竟让大学毕业的父母都愣上一愣。

  据了解,经过8年多的酝酿,教育部即将在今年秋天启用新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表示,这次标准调整中,中小学课程难度整体降低,这样调整是希望新课本能与时俱进,同时减少教育负担。

  美国学生课业负担轻

  对比中外教育,比较普遍的看法是,英、美国家的学生课业负担轻,成绩和排名的压力小,孩子身上也很难看到沉甸甸的书包。实际的情况到底怎么样?

  据《全球华语广播网》驻美国特约记者庞哲报道,很多美国孩子和学生还有家长,对少儿期教育的感想一般结论都是美国少儿教育程度跟家庭经济状况与教育能力息息相关。首先美国儿童5岁就开始上小学,12岁进初中,学生可以选择上私立学校、公立学校和家庭教育,孩子整个小学教育过程完全在家里完成,可能因经济能力或者家长对家庭教育的自信程度决定。家教的孩子在完成学业之后也可以从政府获得毕业证书。美国学校制度非常松散,各个州、县、市都有不同的教育体系,往往跟该地区的贫富程度相关。

  在少儿时期,学校3种课程为最普遍,读、写、算,至于其他课程,不同学校有不同规定,学校课程要求也不是非常紧密,而上学、上课的方式和作业要求程度也相对松散。如果孩子对某个学科显出特别的兴趣和能力,家长就会设法让孩子参加各种特殊的系统以外的教育机构来得到进一步的发挥和成长。美国也会给孩子增加学业负担,但只针对有特殊学科兴趣的少数人。

  韩国被喻“考试地狱”

  对比西方的教育,亚洲不少国家的基础教育都曾被抱怨课业负担过重,在联考和补习的重压下,韩国和日本还被扣上了“考试地狱”的帽子。

  据《全球华语广播网》驻韩国记者南黎明报道,韩国中小学生是在全世界屈指可数的课业负担沉重的学生,韩国的孩子们从幼儿园起就要开始学前授课,一般幼儿园要聘请英语、数学等专业教师,每周都要针对孩子进行授课。上了学的孩子们更辛苦,大部分学生放学后还要上补习班,中学生更辛苦,4、5点钟下课,然后去补习班继续授课,晚上10点钟之后才能回家。

  不久前韩国为增强小学生的金融意识,甚至在教材中增加了金融方面的知识,人才是多了,但是孩子们的学习环境接近残酷,所以希望政府做出努力减轻学生的负担,让学生尽情享受青少年时期的生活,也是所有学生和家长们的希望。

  教育部将启用新义务教育课程标准 中小学课程难度整体降低

  据中国教育部官员介绍,这次推行的新课标,不仅注意减少课程难度,还增添了一些社会中的现实问题作为课程内容,引导学生进行科学判断。

  对这次新课标的调整我们应该如何理解,报以怎样的期待?国家发改委“城市发展中心”研究员杨禹对此作出独家评论。

  杨禹:这次调整新课标,要从两个层面来看,一方面在更多具体的点上,在给中小学课程里增加一些新的知识点,这样的调整对各国来说都一样。再一个,在普遍增加新知识点,去掉一些旧知识点的基础之上,能够完成对我们中小学课程教育难度的调整,这个难度总体上来说是适当的降低。我们不能只看到知识点具体的变化,而是要通过课程内容设置的标准调整来影响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从中外对比的角度来说,我们国家的教育传统还是愿意在孩子们基础教育阶段能够给他们一些系统性知识的教育,把孩子们基础知识体系打的夯实一些。

  第二个方面,我们整个教育制度的变化正在逐渐减少应试教育的程度,应试教育的压力逐渐减轻需要通过我们对课程设置的调整来提供一个风向标,我觉得这两个目标我们不可偏废,都要同时达到。

 

 


—— 信息源自:中国广播网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