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今年高考录取率继续提高 陕西省属高校将增省内招生比例

--------------------------------------------------------------------------------
点击次数:3035  发布时间:2012-2-9 15:54:52

 

    昨日从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获悉,今年陕西省将适度提高省属高校招生计划省内投放比例,从而提高我省高考录取率和广大考生公平享有高等教育的机会。

  2011年全省高考录取率达到67%,较上一年增长了6.8个百分点。省教育厅副厅长梁宝林表示,今年我省将积极争取国家、兄弟省市在陕部属高校招生计划,适度提高省属高校招生计划省内投放比例,继续稳步提高高考录取率,提高我省广大考生公平享有高等教育机会。同时,还将改进和优化高等教育招生计划管理,普通本专科新增招生计划,向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倾斜,向优势和特色学科、专业倾斜,向就业率高的学校和专业倾斜。

  2012年我省高校毕业生达29.6万人,较去年增加了4%左右,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各高校将加快建立和完善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重视并做好就业困难群体、离校未就业毕业生服务援助工作。努力使校园招聘和网络招聘活动的场次、岗位数量比去年有所增加,就业质量有所提高,确保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到80%以上。

    “我期待着西安市大学区管理制改革的成效,如果效果好,将在全省推广。”昨日在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副省长朱静芝高度赞扬西安市在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方面进行的探索。

  朱静芝昨日在会上说,奥数班和择校热是深受群众诟病的问题,西安市实行的大学区管理制就是要解决这两大难题,目前已经全部公布了四个试点区的大学区划分,工作做得非常扎实,“这个制度很好,我期待着改革的成效,如果效果好,将在全省推广”。

  省教育厅厅长杨希文说,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是政府的责任,西安市敢为人先,把优质教育资源和薄弱学校结合起来,大手拉小手,推动教育均衡发展,是非常有益的探索,能够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提高义务教育段的发展。他还表示,西安市即将在全市民办学校实行以综合素质评价结果招收初中新生的方式,强化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在素质教育方面进行的探索。

  省教育厅副厅长吕明凯在会议上的书面讲话中,关于回应群众关切、解决热点问题部分专门强调,积极支持西安市教育局采取多种措施,坚持标本兼治,逐步解决奥数热、择校热等突出问题,及时总结推广其成功做法和经验。

    解读紧凑型大学区

  学区长兼任成员校校长

  雁塔区的紧凑型大学区在各试点区中最多。据雁塔区教育局副局长徐三雄介绍,为了方便紧凑型大学区学区长指导管理,该区上调了学区长的职级。在大雁塔小学和曲江池小学、瓦胡同小学组成的大学区中,大雁塔小学校长兼任两所成员校的校长,对学区实施一体化管理,根据需要调配学区内资源;成员校原校长职级待遇不变,担任各自学校的常务副校长,负责本校的日常管理工作。

  解读跨体制合作

  教师校际流动更有优势

  碑林区把政府办学校、事业单位自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全部纳入“大学区管理制”实施范围,作为高校附属中小学数量最多的试点区,跨体制的特点最为突出。

  西北大学附小和政府办的太白路小学组成一个大学区。西北大学附小校长纪勇认为,这种跨体制的合作,交流的教师都保持原来待遇,而且人事关系不变,教师流动更方便,校际间合作起来更好。

  解读松散型大学区

    从业务合作深入到教师交流

  相对于紧凑型统一管理,松散型大学区学校之间更多的是合作关系,面对“大学区管理制”改革方方面面的问题,他们将如何推进?

  在莲湖区,远东一小和北尧头小学、红光路小学、丰镐西路小学共同组成了松散型大学区。远东一小校长马玲说,在初始阶段,更注重校际间的业务交流,通过各学科共同教研、共享教学资源,统一测试和质量分析等方式,学区长学校输出好的教育教学方法,与成员学校之间互动起来,然后逐步实施教师交流等方面的改革。

 

 


—— 信息源自:西安新闻网-西安晚报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