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温泉县在全面实施“十二五”规划进程中,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立足县域实际,敢为人先,牢牢把握课堂教学改革作为突破口,积极探索、大胆实践,走出了一条富有特色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之路。
走出去,换理念。
“干了二十多年的教育工作,真没想过,更没见过还能这样上课!相比之下,我们的教育理念真是到了非改不行的地步了。”亲眼目睹了杜郎口中学课堂教学过程后,哈日布呼镇中学校长蔡振民连连感叹。
温泉县为帮助广大教育工作者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增强实施新课改的紧迫感,先后组织全县中小学校校长、骨干教师和课改实验教师19人远赴山东省茌平县杜郎口中学和对口支援城市湖北省宜昌市实地观摩新课堂教学;组织 56名教师赴昌吉参加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经验交流暨洋思中学、杜郎口中学课程改革现场观摩研讨会,与新课程改革启动早、经验成熟的内地教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感悟、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
请进来,借推手。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在推进新课堂教学改革进程中,温泉县注重借助外力,助推工作开展。邀请疆内外课改名师做客各学校,同一线教师进行研讨,解疑答惑,加快了新课堂教学模式的落地。积极利用对口援疆的良机,与宜昌市教育局签订了《2011—2013年对口支援协议》,由宜昌市每年选派专家、优秀教师来温开展专题讲座、评课诊测、上示范课等形式的送教指导活动。目前首批7名援温支教教师已上岗,开展名师送课活动两次,受益教师一百余人。
“在我们温泉这个边境县,能这么近距离的观摩内地名师的授课,还能面对面的和他们交流,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听了他们的课,真是受益匪浅呀!”昆场小学的卞中华老师激动说道。
强学习,提内力。
“"打铁还有自身硬"。实施新课改,关键在教师。”是县教育局长王强大会小会都会强调的话。
温泉县以提高课改教师整体业务素质为突破口,抓好“两支队伍”建设,提高对教师学习、指导、培训力度,加速教师成长。抓好教研员队伍建设。出台了《温泉县教研员“蹲点包校”制度》,选拔、配备专兼职教研员18人,深入各校开展了听、评课和交流研讨观摩活动,对一线课改教师进行点对点的指导。抓好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队伍建设。大张旗鼓地评选、表彰县级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努力营造“比、学、赶、帮、超”的浓厚学习、实践新课改良好氛围。安排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对进行课改的132名实验教师进行了分学科体验式培训,切实提高了广大教师驾驭新课堂的能力。
深研究,寻突破。
“搞课改,照搬照抄只会邯郸学步。只有立足自身发展实际,深入研究,找准解决问题的良方,才能实现教育改革的新突破。”这是县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霍英经常挂在嘴边的话。
温泉县以校为本,深入开展小课题研究,强化成果转化,加快新课改进程。2009年,共申报了17项小课题,通过两年的不懈努力,7项自治区级小课题通过自治区评审验收,其中2项自治区级课题成果被鉴定为自治区优秀课题。在2011年新一轮的课题申报工作中,共有43项课题被自治区、州和县级立项,其中13项课题为自治区级课题。
勇实践,接硕果。
按照“三年打基础,五年上台阶,十年见成效”总体部署,通过全体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探索和大胆实践,温泉县基础教育成效显著。教研成果获得国家级奖励8人次、自治区级奖励84人次。阳光课堂”、“堂堂棒”、“活力课堂”、“快乐1+1”等一批特色课堂模式逐渐打造成形。温泉县被自治区教育厅授予“自治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先进集体”和治区级课题工作先进集体的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