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高校留学生总量增长 来沪读博读硕人数同比增20%文汇报
2011年,共有47731名留学生在沪上高校就读,记者昨天从上海市教委了解到,本市高校外国留学生总量保持稳步增长,留学生结构进一步优化,特别是高层次学历生大幅增加,来沪读博士和硕士同比增长约20%。
去年留学生总数增一成
根据最新的统计,2011年度,共有来自180个国家和地区的47731名外国留学生在本市33所高校和2家科研机构就读,比2010年增加4611人,同比增长10.9%。2011年学历生14228名,比上年增长10.8%,其中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分别为3426名和798名,同比增长20.1%和19.6%。来沪就读留学生最多的前5位国家依次为韩国、日本、美国、法国、德国。
本市留学生规模超过1000人的高校比上年增加2所,达到14所。留学生人数最多的高校为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同济大学、东华大学。以前,九成以上留学生学的是语言,如今留学生结构发生了变化。2011年,选读最多的5个学科依次为文学、管理学、经济学、医学、工学。读文学学科的留学生为30321人,所占比例已经降到总人数的六成。
市教委国际交流处处长杨伟人告诉记者,发展外国留学生将是上海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促进上海高校的国际化发展和提升高校教育质量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同时,让全世界分享中国优秀文化,外国留学生也是最好的学习者和传播者。目前,留学生在上海普通高校学生所占比例在8%左右,根据《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20年留学生在上海高校在校生中的比例将提升至15%。
留学生品牌教材将出版
今年共有300余名外国留学生参与“上海暑期学校”。作为国际人文交流的一个重要平台,“上海暑期学校”项目2011年招生范围扩展到欧洲、大洋洲以及拉美和阿拉伯地区,覆盖除非洲以外的四大洲。新增乒乓球中国民乐、中国戏曲和外交官班等课程,项目接受学校也由4所扩大为9所12个项目。
为培养更多能够承担留学生全英语专业课程教学工作的教师,上海市教委决定在“十二五”期间加强高校教师专业外语、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培训,计划在2011至2013年间分批选派相关教师出国进修。2011年37名教师已分别被派往澳大利亚和加拿大接受培训。
“十二五”期间,上海将建设一批来华留学生的外语教育专业课程和“当代中国研究”课程。2011年,“当代中国研究”课程系列教材中、英文版编撰工作启动,中国语言、中国教育、中国经济、中国商贸等6册中文版计划于2012年上半年陆续出版。通过5年的研究开发,使之成为外国留学生教育中的品牌推荐教材。
五大体系提升上海高校吸引力
为实现《规划纲要》的目标,上海将通过建立来华留学生社会服务体系、专业和课程体系、经费投入体系、生源基地体系以及质量保障体系等五大体系建设,提升上海城市和高校对外国留学生的吸引力。
据透露,上海已经启动来华留学生预科培养,将建立上海来华留学预科基地,为留学新生提供汉语和基础知识的强化培训,帮助留学新生顺利度过最初的适应期。根据规划纲要,上海将全力打造亚洲最受留学生欢迎的城市之一。“十二五”期间,上海将建立一批外国留学生中国文化体验基地与社会实践基地。同时,上海正考虑建立外国留学生服务中心,提供全方位服务,包括签证、住宿等,还将安排留学生到上海的各单位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