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新时代“卓越教育”的实践探索

--------------------------------------------------------------------------------
点击次数:2738  发布时间:2012-1-12 8:58:27

 

    在推行“卓越教育”的过程中,成都市树德中学构建了“三大系统、四大领域”,深化“卓越教育”的学校实践,推动“卓越教育”目标的实现。

  一、文化系统:创新学校文化,培植“卓越教育”的土壤

  学校努力在校园内养成这样的文化氛围:坚持“树德”才能“树人”的思想传统;在民主、科学、依法治校的基础上,追求“简约、优雅、人本、高质”的学校管理;支持、主张并引领学生在最有兴趣、最具潜力的领域自由探索,保护并鼓励独立思想和创新精神的蓬勃生长;努力彰显卓越教育的精神气质,让“开拓创新、追求卓越”成为学校的文化品格。只有这样的文化氛围才能培养出创新人才和卓越之才。

  二、保障系统:实施卓越教师计划,奠定“卓越教育”的基石

  教师是实施“卓越教育”的基础、关键和保障,为此,学校正在设计“卓越教师计划”以推进教师发展。在计划的酝酿中,我们坚持这样的理念:教师发展的核心支持首先是教育情操的砥砺和教育价值观培育;在教师发展的内容考量上,我们坚持“三融合”,即伦理与专业的融合、理论与实践的融合、思想与技术的融合;在实施对象上,分层设计,铺就名优教师、中坚教师、成长教师的可持续发展路径;在途径与形式上,注重引领式研修、自主研修、开放式研修等多种形式的结合。

  三、实践系统:聚焦四大领域,深化“卓越教育”实践

  聚焦核心品格培养的学校德育。以“培育优秀品质,奠基卓越人生”为目标,围绕“卓越教育”的核心内容,重点聚焦学生“优秀习惯、文明素养、核心品格”的养成,沉浸“树德务滋”的理念,设计学校德育的新思想、新思路和新体系。德育实践进程中,既要注重在思想与理念的开发上形成稳定的认知格局,也在课程与活动的设计上形成系统、丰富、坚实的载体,更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固化为教育信念,沉淀为文化自觉。

  奠基卓越人生的课程建设。一是锤炼国家课程实施的校本特色。强化美育的课程地位,并重视运动与健康。同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高举“两个突出”:突出以好奇心、质疑精神的培育撬动学生创新素养的生成,突出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浸润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培育。二是整体构建以“卓越人生”为主题的校本课程图谱,着力推进“卓越教育”的实践深度。目前树德中学建立了涵盖“学习力课程、实践力课程、创新力课程、领袖力课程”等内容的校本课程体系,共150余门校本课程,形成学生培养的又一蓝图。

  关注文化与精神创建的课堂教学。超越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构,关注文化与精神创建是树德中学课堂教学创新的目标追求。我们要努力创建“尊重(人格、差异、独立见解)、信任(每一个学生的成长都充满无限可能)、发现(每一个学生的特长、禀赋或是潜能)、宽容(失误乃至错误)”的课堂文化,让课堂成为爱心、人格和知识之美交织的磁场。在这样的文化支持下,于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们要通过“主体唤起、个性支持”激扬学生的学习兴趣,竭力成就每一个学生;通过发展动手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孕育学生的独特创见;以“求真与勇气”为主旨塑造学生的学习精神;以“分析、处理和解决问题”为核心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等。

  致力卓越人才早期培养的英才计划。对于那些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并在科学、艺术、人文等某一领域具有浓厚兴趣、突出潜能、专长甚至是天赋的学生,实施早期的专门培养,其主要内容是实施卓越人才早期培养机制。一是创新课程设计。学校在坚持实施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基础上,实行创新课程,包含德育课程、国际课程、大学先修课程、专项选修课程,注重学生的创新环境、活动体验、知识探究与创新实践。二是实行双导师制。学生经过自主研修,在某一方面获得了一定的创新基础后,学校实行双导师制实行大学教师与校内教师共同指导的制度。给学生提供优质的智力支持与帮助,使学生跳出孤立的个人兴趣圈,实现更高水平的个性化发展。三是实施课题研究制度。学生个人明确探索与研究方向,进行为期三年的专门领域的研究与创造。四是搭建创新平台。对学生全方位开放学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实验室等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国际交流,参与“青年学生领袖峰会”,参与国内外学术与创新活动的机会;为学生到大学实验提供条件等。

  同时,学校注意保障措施的建立。一是时间保障,为学生“免课”。学校为了保障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探究,可以允许学生每周一到两个半天进行自主探究。二是个性化的学业评价:“免修”“免考”。学生在某一领域取得突出成绩,可以免修个别学科,可以申请免除个别学科的学业水平测试,为学生的创新发展提供自由空间。三是升学支持。学校对取得了突出创新成就的学生,可依托树德中学国际部等资源,由学校向海内外高校推荐。

  目前,树德中学已建立起“卓越教育”的思想和框架,在实践的探索与创新上,也迈出了一些步子,若望不断走向新的境界和高度,还需要更富革新之思想、追寻之勇气、不拔之意志。

 


—— 信息源自:教育导报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