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功利化教育之路只会越走越窄

--------------------------------------------------------------------------------
点击次数:2402  发布时间:2012-1-4 7:09:53

 

      元旦前夕,清华大学时代论坛上,物理学家杨振宁就国内“训导式”教育模式提出了尖锐的批评,直言其束缚了年轻人吸收新知识、新方法的手脚,让他们在做学问的路上不能走得更远。

  杨振宁说这番话是有背景的。他说,无论是在美国任教,还是回到中国授课,他发现国内学生对待学问都很专注和专一,不仅接受的程度比美国学生好很多,而且知识储备比起美国同龄人明显扎实。他最初很是为这样的“成功教育”而高兴,可随着时间推移,他发现,这样的“专与精”并没有使中国学生的学术道路“长与深”。

  由专业学业教育上“专而精”,而将孩子与火热的生活隔离,甚至与孩子灵动的性情、活泼的思想产生隔膜,这是中国教育常见的现象。无论中小学还是大学,包括家庭教育,一向对所谓学业抓得很紧,至于学业之外的,则不提倡,也不鼓励。后来,有了素质教育,本意是激发孩子自身对知识的兴趣,鼓励孩子多元化发展,结果却被功利化收编了去。

  在学校,所谓素质教育不过是为了应付领导检查和上级考核,甚或以参加国外各类兴趣比赛为目标,硬生生将素质教育内容包裹进应试教育的外衣;在家长,所谓素质教育也不是随着孩子兴趣的发展,而是根据大学、尤其是国外大学入学的需要国外大学要有社团活动经历,就给孩子报名参加个社团,至于真正社团活动,多半是不让参加的;国外大学还要求有社工经历,就千方百计让孩子参加一些志愿者活动,至于孩子是否真正了解志愿者、是否培育起志愿者精神,这并不在家长们的关切中。他们最迫切想了解的,是这些经历究竟能为孩子加多少分。

  甚至,还有一种培养偏才的不良倾向,从小将孩子的未来押宝在一门技艺培养上,比如钢琴、奥数、写作等等,让孩子一心一意练就“独门武功”,遗憾的是,练就“独门武功”的少,因此心理缺陷者却居多。

  教育是为什么?教育是“超越知识的教养”,是立足对人的终身发展。功利性教育恰恰忽视了对人的关注,它从教育者需求的角度,而不是孩子们需要的角度出发,自然无法激发孩子们内在的学习兴趣与激情,也因此无法得到培养持久竞争力和创新能力的结果。

  杨振宁所说的“注重专业、不爱管闲事的中国学生”,在做学问的路上不能走得更远,实际上是批评中国功利化教育之路的越走越窄。也许在未来10年、20年后,社会上最迫切需求的职业,在今天根本不存在,社会应用最普遍的新科技,今日尚未发端,在这样日新月异的社会里,我们的教育如果不注重教孩子各种学习能力,不丰富他的思想,不给他主动学习的机会,不培养他与众不同的兴趣和创新能力,不要说在专业上走得更远,能否在未来社会立足都将是个问号。

 


 

 


—— 信息源自:黑龙江晨报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