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30日,舟曲,冬日的晨光里,寒气袭人。由甘肃省教育厅援建的舟曲县城关第二小学迎来了具有重要意义的时刻——主体结构工程完工,顺利封顶。这是继舟曲峰迭新区幼儿园、峰迭新区小学、城关一小封顶之后,舟曲灾后恢复重建教育项目又一个提前封顶的工程,标志着舟曲灾后恢复重建教育项目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这四个项目的建设,见证了所有建设者挥洒的血汗、忘我的牺牲、不屈的力量和坚韧的信念。
教育项目是民生工程,也是希望工程
舟曲灾后恢复重建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教育项目是民生工程也是希望工程,建设过程中一点都不能含糊。我们不仅要高质量地完成项目地质勘查、方案设计等前期工作,在项目实施中更要严格规范管理,加快实施进度,将每一分钱都用在援建项目上,把教育重建项目建成样板工程,为舟曲灾后重建出一份力,为舟曲教育的千秋基业尽一份心。”在舟曲恢复重建教育项目启动大会上,省教育厅厅长、省教育厅舟曲灾后恢复重建领导小组组长白继忠号召大家积极行动起来,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投入到舟曲灾后重建工作中去。
命令是号角,命令是方向。接到援建任务后,省教育厅立即组织成立了舟曲灾后恢复重建领导小组,先后5次召开领导小组会议,6次举行设计、监理、施工单位负责人参加的协调会议,选设计、定规划、跑审批,凝聚各方力量,全面做好开工建设前期工作,全力以赴投身重建工作。
由于舟曲地理条件特殊、生态环境恶劣、民族文化复杂……项目前期,四所学校的选址一时都确定不了。领导小组多次奔赴现场,与当地政府一起协商,共同解决面临的问题。
“为了一所学校的建设,白厅长几次与县政府领导面对面沟通,力争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这在以前是我们想都不敢想的事情。”舟曲县教育局局长薛海林谈起领导小组克服的困难,赞誉之情溢于言表。
今年7月初,随着建设项目的开标、施工队伍的进场,舟曲灾后恢复重建教育项目在经历浩劫的舟曲如火如荼滴开展起来。
一名党员,一面旗帜
“在舟曲这片灾后重建的‘战场’上,我深深地认识到一个个共产党员都无不在用实际行动实践着忠诚的誓言,用坚韧的信念,让舟曲从悲痛走向新生,也使我深刻地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兰州交通大学舟曲灾后恢复重建办公室工程部部长贾新堂参加项目建设三个多月后,郑重地向甘肃省教育厅舟曲灾后恢复重建前方指挥部、兰州交通大学舟曲灾后恢复重建办公室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渴望早日成为一名共产党员。
于清高,省教育厅舟曲灾后恢复重建前方指挥部常务指挥长、兰州交通大学舟曲灾后恢复重建办公室主任,在一次从舟曲返回兰州的途中遭遇车祸,三根肋骨断裂,身受重伤,在医院里呆了半个多月时间,便自己偷偷办理了出院手续,面对家人的责怪,他只淡淡地说了声:“工程正在抢工期,我放心不下工地上的事情。”
今年7月,兰州交通大学土木学院教师王保成作为专业技术骨干质疑,被抽调到舟曲参加重建工作。其时正是他父亲病情最严重的时候,但他毅然决然地听从组织的安排奔赴舟曲。然而到舟曲才半个月,他就收到父亲病危的通知,便匆匆赶回兰州,在医院里赔了父亲三天就返回了工地。后来又接到父亲病危的通知,也是匆匆忙忙地到医院探望一下便返回。但等到他再一次接到父亲病危通知赶回兰州时,父亲竟撒手人寰。年近四十的他,一提到父亲便泣不成声:“人常说养儿防老,可父亲临终时连我的面也没见到,我只能在电话里叮嘱爱人给老人穿好衣服……”
和进度赛跑,永不言弃
“我们从事建筑行业20多年,做过的工程不计其数,但这是唯一一个让我欲哭无泪的工程项目。”承建舟曲县城关一小的兰州市二建公司项目负责人张云坦言。舟曲教育援建项目遇到的困难,远远超出他的想象。
舟曲县城山大、坡陡、路窄,特殊的地理环境使任何一项工程建设都会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城关一小位于一座小山顶上,施工场地狭小,通往施工现场的唯一道路非常狭窄,大型建筑运输车辆不能进入施工现场,建筑材料运输大多依赖人力。为了确保质量,省教育厅舟曲灾后恢复重建前方指挥部从实际出发,从施工的每一个环节抓起,通过加班加点,促进工程按建设计划进行。
“不为别的,就为了灾区的孩子能有一个好的上学环境,为了舟曲人民早日过上幸福的日子。”甘肃广林建筑安装工程公司副经理赵子毓为诸多的困难苦恼过,但从没想到放弃过。
铁杵磨成针,只要功夫深。尽管建设路上困难重重,但在建设、施工、监理单位齐心协力的努力下,舟曲灾后恢复重建教育项目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省教育厅舟曲灾后重建援建项目前方指挥部负责人表示,虽然教育项目开工迟,但准备充分,管理到位,做到了不留遗憾,不“埋”硬伤,所有项目明年8月都能够按期交付使用,能够保证舟曲的孩子们新学年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