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专家称我国公务员考录制度在国内外均获认可

--------------------------------------------------------------------------------
点击次数:2345  发布时间:2012-1-2 8:27:21

 

   任文硕,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公务员管理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员。

  对话背景

  近日,江苏省溧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一则公告出现在媒体上。公告中,溧阳市交通局公务员陈彪因长期不上班而被辞退。另据媒体报道,5年来江苏全省共有2000余名公务员受到处分,200人被辞退。

  与此同时,在前不久结束的2012年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笔试中,17941个招录职位,共吸引了报名考生约97万人。

  为何这么多年轻人热衷于当公务员?面对激烈的竞争压力,公众应当如何理性对待公务员职业?近日,中国青年报记者就相关话题专访了任文硕。

  聘任制将让公务员“有进有出”

  中国青年报:目前,很多地区都在尝试公务员聘任制。这一制度的发展状况如何?

  任文硕:目前,在上海、深圳等地已经进行了部分聘任制试点。比如,上海的执法类公务员中就有部分岗位是聘任制。公务员考录制度的变化将直接影响我国行政工作人员的来源、选拔机制,进而影响整个国家机器的运行态势。仅停留在试点阶段是出于谨慎考虑。任何一项新制度大面积推开一定会遇到各种问题,不可能一经面世就完美无缺。公务员聘任制也是如此。在小范围内试点聘任制,是为了给制度的发展、完善提供缓冲时间。在试点中发现成功经验和出现的问题,及时修正,有利于政策正式出台。

  中国青年报:您认为公务员聘任制是未来改革的一大趋势吗?

  任文硕:我认为是。这些年来,我国公务员队伍的管理模式一直在变化。从国家长远发展、公务员队伍整体建设的角度考虑,“有进无出”不利于激发行政管理者的活力。因此,通过聘任制的竞争机制激发公务员队伍的思想活力、工作激情是国家发展的需要。

  目前,公务员招录中比较受质疑的仍然是流出率低的现象。流入渠道即录用过程公众是看得见的,但是流出渠道是看不见的。公务员被辞退的现象是很少见的。即使发生了,也大多因为个人受到处分、工作中违反规范等原因。因为管理考核不合格被辞退者则少之又少。这样一来,公务员这一职业就成了很多人眼中的“铁饭碗”,成了一劳永逸的理想职业。

  但在聘任制的操作过程中,人员的流入和流出都是敞开的。你工作表现好就留下来,表现不好就被辞退。引入竞争机制更有利于为公务员队伍输送新鲜的血液。但这一制度需要谨慎地推进。公务员群体的本质是国家公职人员,因此对其选拔和管理不能完全进行市场化操作。我觉得未来最可能的模式是寻找一个良好的比例:即在合适的岗位配备合适数量的聘任制人员。既不影响公务员团队和国家的整体稳定性,又能注入竞争意识,这才是聘任制应当达到的目的。

  中国青年报:聘任制的引入对广大考生有何指导意义?

  任文硕:抱着一劳永逸、一毕业就找个终身“铁饭碗”心态的考生必须调整一下思路了。考生对于公务员队伍的未来改革、发展趋势应当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国家政策从最初制定到最终传导至公众,必然会有时间的滞后。但既然已经预计到大趋势的存在,很多考生就必须重新考量:我是否能适合这一职业?我是否打算将公务员作为自己的终身职业?

  公众需理性对待“公务员热”

  中国青年报:近年来围绕着公务员考试最主要的关键词就是“报考热”。您怎样看待这一社会现象的成因?您认为考生应当如何理性看待公务员考试?

  任文硕:“公务员热”的成因主要有几点:公务员职业稳定、收入可观以及官本位文化。

  站在国家发展的宏观层面,“报考热”确实为政府部门提供了大批优秀人才。有大量的报考者,才有可供挑选的庞大基数。这是考录制度极为重要的积极意义之一。人才的引入为公务员队伍带来了新鲜面貌和创新活力。

  近年来,多次世界范围内的金融危机来袭时,对我国的负面影响都在可控制的范围内。如果反向推理我们就会发现,这说明国家机器运转良好,国家运转良好则说明政策的制定良好,进而说明,政策的制定者、执行者即公务员队伍整体而言是优秀的。对于整个国家而言,竞争激烈是好事。当年,新加坡正是依靠公务员考录制度,选拔了大量优秀人才,短期内得以飞速发展。

  但是从客观而言,“报考热”对考生个人不是件好事,因为每个个体考取的可能性降低了。

  因此,面对激烈的竞争,我建议考生首先应对公务员管理制度和职业特点有一个基本认识,进而再判断自己是否适合从事这一职业。近两年来,公务员招考制度发生很大的变化。以国家公务员考试为例,报考职位中除个别专业技术类职位是面对应届生之外都需要有基层经历。要求有基层经历旨在引导广大应届生不应总向上看,而应向基层看,更多地了解国情、体恤民生。这正是在引导报考者以理性的态度对待公务员的职业生涯。

  应届生在报考公务员前,如果有机会在政府机构、社会管理部门实习,是非常有意义的。这段历练,有助于令他们迅速进入角色,了解公务员的工作状态和办事风格。

  还有就是应当理性对待考试结果。目前公务员的平均考录比是很低的。因此,广大考生应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多留几个职业选择。在报考时,很多人都愿意选择门槛低的职位,认为这样被录取的可能性更大。但事实上,门槛低的职位报考者往往众多,考生同质化严重,因此实际考试中难度反而更大。所以,我建议考生应当选择更适合自己性格、专业的职位,不要盲目贪“低”。

  中国青年报:对于选择公务员这一职业,您认为公众应当如何理性对待?

  任文硕:长期以来,公众对公务员这一职业存在很多误解。比如,很多人认为公务员就是坐在办公室整整文件。但事实上,公务员职位中有60%以上是属于行政执法类的窗口岗位。这就意味着,工作人员是需要在一线与公众打交道的:比如接待信访、解决纠纷等。所以,如果有的人是抱着养尊处优的态度进入这一行业,心理落差往往会非常大。

  另外,应考虑个人的性格和心态是否适合这一职业。公务员需要有平常心和服务意识。尤其在当下,网络资讯异常发达,公务员的一言一行都要接受公众、媒体的监督。手中的公权力意味着肩上的责任和百姓的期许。因此这一职业的工作压力并不小。

  中国青年报:目前,我国的公务员考录制度发展水平如何?

  任文硕:我国公务员考录制度在国内外都得到了广泛认可。

  在国内,公务员考录制度的公平性和透明度得到了认可。公务员考试被称为“玻璃房子里的战斗”。虽然也曾有极个别负面事件出现,但民众对招考制度的满意度还是很高的。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2010年做过一项调查:让公众对公务员薪酬、奖惩、退休、晋升、考录等方面打分。最终民调结果显示,考录制度的满意度最高。

  中国青年报:目前公务员考录制度中还有何需要改善之处?

  任文硕:目前我国公务员考录制度仍未采用分类招考。也就是说,综合管理、行政执法、专业技术这三种不同类别的公务员是通过统一试卷考录的。这样操作存在一些弊端。不同类别的公务员团队对技能和素质的要求差别很大。比如综合管理类,更需要考生具备管理能力;专业技术类是倾向于对专业知识的考察;行政执法类更强调对政策的把握和应变能力。

  在这样的背景下,以统一的标准选拔会造成甄选结果的不准确。未来,在甄选的技术操作上仍有待完善。但瑕不掩瑜,公务员考录制度仍不失为一项优秀的人才选拔制度。

 

 


—— 信息源自:中国青年报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