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关注家庭教育 关注阳刚教育

--------------------------------------------------------------------------------
点击次数:2461  发布时间:2011-12-29 10:07:47

 

    一个初中生多达6个家长轮流接送,这样的家庭教育氛围会让孩子们的心灵变得极其脆弱……

  连日来,来自教育界的代表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强烈呼吁我市更多关注家庭教育。

  代表直言

  长春教育投入很给力

  在即将过去的2011年,我市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制定出台了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新建17所公办幼儿园。新建、加固中小学校舍100万平方米。提高了农村中小学、少数民族学校和特殊教育学校公用经费标准。孤独症康复训练中心建成竣工,进一步完善了特殊教育体系。汽车工业高等专科新校区投入使用,农业学校异地新建工程全面启动。完成各类职业培训50万人次,为经济社会发展输送技能型人才4万余人。而在即将来临的2012年,我市提出大力发展学前教育,新建改建38所公办幼儿园,支持民办幼儿园健康发展。推进大学区建设,均衡义务教育资源,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继续实施特殊教育三年发展规划,努力让残疾孩子享受一流的特殊教育。全面落实《校车安全条例》,多渠道、多形式解决中小学校车问题,让校车成为安全的“流动校舍”。启动建设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合隆职业教育园区,做大做强职业教育。建立和完善贫困家庭子女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全程资助的助学政策,决不让这些孩子因贫失学。

  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来自教育界的代表普遍对我市在教育上的投入和重视程度给予肯定,觉得政府出台的这一系列政策和所做的实事很给力,应该为政府所做的务实工作和取得的成就鼓掌。

  代表直言

  家庭教育普遍脆弱

  “温室里培养不出参天大树,家庭教育的脆弱会最终导致一个国家教育的脆弱。”市人大代表、省二实验中学校长宋戈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在肯定我市教育取得的成就同时,呼吁长春未来除加大教育硬件建设和师资力量外,应该更多地关注家庭教育。

  宋戈代表谈到,现在一个孩子在家庭中,最多时有爷爷奶奶、姥爷姥姥、爸爸妈妈6个家长照顾,而这些照顾大多是溺爱式照顾,把孩子奉为小少爷、小公主,最终导致孩子受不了挫折,经不起批评,只剩下一颗脆弱的心灵,试想这样的孩子将来如何能够擎起建设国家的大任。她建议政府未来一定要加大家庭教育力度,在学校和社区建立家长课堂,通过不断培训,让家长转变家庭教育观念,给予孩子更多励志教育,而不是过多的溺爱。

  代表观点

  家庭教育是“大教育”的基础

  教育界代表龚玲、姚淑清等也对家庭教育特别关注。大家认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是教育的三大支柱,三者缺一不可。家庭教育是整个“大教育”的重要基础和组成部分,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领域。强化家庭教育指导与实践,帮助家长掌握科学的育人知识,树立现代教育观念,了解孩子身心特点,掌握科学育子方法,配合学校以德育人,促进素质教育实施,促进名校建设意义重大,而且十分紧迫。长春有必要整合各种家庭教育资源向前迈出一大步,未来多培养国家栋梁之材。

  代表们普遍表示,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绝不亚于学校教育,家庭的经济地位、政治地位,家长的文化素养、气质、教育观念和教育水平,家庭成员的关系以及孩子在家的角色、地位,都会使孩子的成长受到影响。然而,面对当今社会的激烈竞争,我们的家长却对此认识不够,他们只知道不辞劳苦地想尽办法把孩子送到最好的学校,而不知自己就是孩子的第一任启蒙教师,对子女的早期教育有先入为主的心理作用,一旦形成,很难改变。因此,面对学校的教育改革,我们的家庭教育也应有所革新。

  代表建言

  家庭教育要强化男性教育

  据美国耶鲁大学的科学家最近做的一项研究成果表明:由男性带大的孩子智商高,他们在学校里的成绩往往更好,将来走向社会也更容易成功。谈到家庭教育时,几位教育界代表不约而同地提到古训“养不教,父之过”。他们建议家庭教育还要强化男性教育。

  代表们表示,现在的男孩子最缺少的就是“阳刚之气”,细想也并不意外。在家庭教育中,大多数父亲把教育的责任推给妻子,这样做很不好。若孩子心里感到父亲对他不负责任,有事时也不向父亲征询意见,父亲的威信就会越来越低。作为父亲,放弃教育子女的责任是一个极大的错误。我们的孩子受到的母性教育已经够多了,婴儿时多是母亲喂养、照料;上幼儿园全是女老师的教育;小学、中学阶段基本上也是女老师教育为主;如果在家里父亲再放弃教育的责任,孩子从小到大都受到一系列女性的教育,哪还会有阳刚之气?缺乏男性教育往往会使孩子表现出多愁善感、性格懦弱、胆小怕事以及性格孤僻、自卑等特点。

 

 


—— 信息源自:长春晚报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