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全面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加快构建现代教育体系

--------------------------------------------------------------------------------
点击次数:2281  发布时间:2011-12-28 10:09:40

 

    温州产业低小散是一种表现形态,本质内涵是人才环境和教育供给的问题,如果没有人才的提升,就没有温州的未来。——副省长、市委书记陈德荣

    昨天下午,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教育工作会议暨国家民办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动员大会。副省长、市委书记陈德荣在会上指出,各级各部门一定要牢固树立教育优先的理念,以实施国家民办教育综合改革试点为契机,加大改革、加快开放,加大投入、加快发展,全面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加快构建现代教育体系,以教育发展推进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从而更好建设“三生融合幸福温州”。

    市委副书记、代市长陈金彪主持会议。市领导陈笑华、包哲东、曹国旗、葛益平、仇杨均等参加会议。省教育厅副厅长褚子育出席会议并讲话。

    实现转型发展关键要有高端要素集聚和人力资源转型提升

    温州是浙江省教育大市,今年被国家批准为全国民办教育综合改革试点。今年10月,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实施国家民办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加快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若干意见》等“1+9”政策文件,部署实施推进教育改革发展各项工作,加快建设教育强市。

    “改革开放30多年,温州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对着镜子作揖,只能是自己恭维自己,我们必须打破镜子、穿过去,才能大踏步前进,否则就容易被边缘化。在新的30年里,温州能不能引领潮流、立在潮头,取决于能否又好又快推进转型发展,实现转型发展关键要有高端要素集聚和人力资源转型提升。”陈德荣剖析道,近些年来温州发展相对较慢,发展方式尚未从过去依靠资源消耗、规模扩张转到依靠创新驱动、提升效益上来。温州产业低小散是一种表现形态,本质内涵是人才环境和教育供给的问题,如果没有人才的提升,就没有温州的未来。良禽择木而栖、良才择地而居,而创造良好的公共环境和制度条件的责任主体是各级党委政府。人是发展的手段,也是发展的目的,人力资源既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要素,发展的目标也是为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现在老百姓生活已经从物质品消费逐步走向精神品消费,而教育既是提升人的全面素质的途径,也是提升人的品位和体验世界基本技能的平台。各级党委政府一定要牢固树立教育优先的理念,切实增强加快教育改革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作为公共领域改革的先导性工作来抓,努力构建现代教育体系,通过发展教育来强化科技、人才和智力支撑,促进经济社会转型发展。

    社会公平的起点是教育公平,如果教育本身不公平,就不可能为老百姓提供满意的教育

    陈德荣指出,温州人非常重视教育,但是当前优质教育公共品供给还远远满足不了老百姓需求,制约其发展的最大问题在于体制改革滞后,突出表现于办学体制总体比较封闭,公办与民办二元结构,公办学校政事、管办合一,教育要素市场化改革滞后等方面。这些问题构成了整个教育领域的制度性缺陷,这种不公平、不自由和封闭性的二元结构带来了全社会教育资源配置的扭曲和低效率,带来了整个教育发展与老百姓要求的巨大落差。社会公平的起点是教育公平,如果教育本身不公平,就不可能为老百姓提供满意的教育。我们必须有改革的勇气、魄力和胆识,以实施国家民办教育综合改革试点为契机,率先在教育领域全方位推进改革,同步推进社会公共领域改革,加快建立现代教育体系,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要以改革、开放为核心,重点在5个方面取得新突破

    陈德荣要求,全面深化教育体制改革,要以改革、开放为核心,重点在五个方面取得新突破:

    一要深化办学体制改革。要开放办学领域,探索实行法人财产所有权与运营管理权分离,鼓励各种所有制领域的投资主体办学校,鼓励各类办学主体以独资、合资等多种方式参与办学,支持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开展校际合作。

    二要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要由过去的财政投入逐步转为资本金项目投入,放开教育投资、生产、供给领域,以国有投资引导民间投资,吸引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进入,大幅提升教育产品的生产能力,更好满足群众需求。

    三要深化管理体制改革。要推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从管办合一逐步转为适度的政事分开、管办分离,建立健全不同办学主体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形成不同的学校之间有效竞争,切实为社会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产品。

    四要深化内部运行体制改革。要探索实行校董会、校监会、理事会等现代学校制度,健全教职员工代表大会制度,创新内部运行管理,赋予各个学校用工权、分配权和奖励权,充分激发调动积极性,形成有效的竞争机制。
   
    五要大力发展教育产业。要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为动力,更多地把人力资源、资本和土地投到教育上来,使教育既成为满足老百姓需求的公共事业,又成为带动产业转型升级的支柱产业。

    陈德荣指出,各地各部门要坚持以“全省领先、全国一流”为目标,加强和改善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强化教育改革发展的政策支持,着力营造教育改革发展的良好氛围,进一步强化教育发展保障,全力推动温州教育走在全省全国前列。

    陈金彪指出,各地各部门要进一步形成共识,对照市委市政府政策文件,制定具体举措,以实际行动体现教育优先,加快营造全社会关心和支持教育事业发展的浓厚氛围。要进一步明确重点,抓好教育经费的投入与保障,加快发展学前教育、职业教育,推进民办教育改革创新,全面推进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形成多元办学、共同发展的教育新格局。要进一步落实责任,建立健全教育工作管理机制,制订计划书、明确时间表、落实责任人,确保责任到位、措施到位。

    会上,还举行了首批教育引进民资项目的签约仪式。

   

 


—— 信息源自:温州商报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