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屡遭曝光却仍有求职者受骗 “黑职介”生存土壤何在?

--------------------------------------------------------------------------------
点击次数:2889  发布时间:2011-12-27 9:57:57

 

   日前,有求职者向记者反映,在汽车总站附近遭到自称“职介人员”的骗子骗取介绍费,还有网友在本地论坛发帖讲述在沥林遭遇“黑职介”骗钱的经历。

  近年来,随着惠州经济实力的增强与幸福指数的提升,人力资源市场逐渐升温,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以谋取暴利为目的的“黑职介”。

  记者了解到,“黑职介”已经屡遭媒体曝光,相关部门也采取过整治举措,但同时,“黑职介”的欺骗手段日趋隐蔽,仍有求职者屡屡受骗。“黑职介”生存土壤何在,怎样“拔其根,毁其土”?

  案例 轻信街头和网络广告被骗

  日前记者在一场招聘会上碰到了正在找工作的小曹,他向记者讲述他曾经遭遇过的街头招聘骗局。今年9月,20岁的小曹独自一人乘车前来惠州找工作,当他拖着行李刚走出惠州汽车总站不远,就遇到了一名手拿着招聘海报的中年男子。

  该男子主动问小曹是不是想找工作,小曹看了看该男子手中的招聘海报,上面写着“TCL招工,月薪2000-3000元”。该男子宣称自己是TCL公司的招工代理,并且出示了相关委托招聘的证件。

  小曹被这一薪酬待遇吸引住了,不过担心自己难以被录用。该男子简单询问了小曹的学历以及工作经验等条件后,打包票说没问题,他让小曹填一张表格,同时让小曹交介绍和登记费100元。

  此前没有求职经历的小曹稀里糊涂交了钱,该男子给小曹留下一个电话号码,让小曹明天跟他联系,到时带他进厂。第二天当小曹拨打该号码时,发现这是个空号。

  调查 骗子公司冒充知名企业招聘

  根据网友反映的情况,在厂房云集的仲恺高新区存在着较多的职业中介,记者近日来到了仲恺高新区一些人流密集的地方进行调查。

  在陈江汇佳购物广场的公交车站台附近,记者同样见到了两名男子正在摆摊招聘,摊位前的海报写着:“德赛视听公司招聘普工20名,男女不限,16-35周岁,综合工资2300-3000元/月。”

  记者佯装求职者想进行应聘,该男子立即将记者带到附近一栋楼的三楼进行面试,该楼层挂着“陈江人才市场”的招牌。虽说是人才市场,但里面十分狭小,仅包括一个稍大的客厅加上两三间小房间,里面有三四名工作人员,并没有其他求职者。

  前台一名年轻女子接待了记者,并宣称TCL、德赛、三星、索尼等大企业均委托他们进行招工。记者想面见TCL公司的行政主管岗位,简单介绍了一下情况,该女子称记者条件很好,应聘行政主管完全没问题,要记者缴纳30元进行登记,交完钱后去到小房间,由他们经理进行面试,并称如果面试不成功,将退回30元。

  记者交钱进去后,经理换了一套说法,称他们不面试,要等TCL的人来面试,请记者改天再来。记者想要回30元,他们则找各种借口推脱。

  记者随后从TCL、德赛等公司人力资源部了解到,他们并没有委托这家“陈江人才市场”进行招聘,该人才市场发布的是虚假招聘消息。

  究因 求职心态或成关键因素

  “黑职介”的存在有其根本的因素,富海资深人力资源专家陈胤君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一些用人单位有特殊的“市场需求”,试图不按规定、程序招人;大量求职者如饥似渴,自我定位不足,摸不清人才市场的需求情况,没有形成必要的求职安全意识;相关工作部门在日常监管中,存在一些法律及制度漏洞;某些正规人才市场的摊位及入场收费偏高,将部分用人单位及求职者拒于门外。求职者过于急切与贪婪的求职心理,往往导致他们在求职的过程中丧失理性,未能深思熟虑,作出正确的判断。

  此外,黑职介的欺诈手段灵活多变,求职者稍不留神就被骗。所以大家要记住,万变不离其宗,只有养成了良好的求职心态,形成高度一致的正确认知,才能在职场上走得更远。

  整治 多方合力才可能有效果

  如何有效打击这些“黑职介”?陈胤君认为,这需要求职者、用人单位、人才市场以及政府相关部门的协调合作,从根本上扼杀黑职介生存的可能性。

  他说,用人单位应高度重视招聘工作,切勿投机取巧,保证不与黑职介做非法交易;人才市场在组织招聘与推荐招聘过程中,也要加强求职者对黑职介的认识,引导他们走正规化的求职道路。同时,合理地收取招聘活动费用,切实为求职者与用人单位“牵线搭桥”。

  此外,政府部门应加强对人才市场的监管,制定明确的处罚方案,对黑职介进行重点打击,保证城市人力资源及时到位。对求职者来说,陈胤君认为,最重要的就是养成良好的求职心态,客观看待职场风云。面对黑职介的行动,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摸清他们的底细,必要时向相关部门举报,避免上当受骗。(记者 罗锐)

 

 

 

 


—— 信息源自: 新华网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