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2011:中国教育热门事件七宗“最”

--------------------------------------------------------------------------------
点击次数:3020  发布时间:2011-12-27 9:54:09

 

       最受关注:2012自主招生如何变

  热度:★★★★★

  事件回放:复旦2012年将在江浙沪三地继续实施“千分考”加面试录取的模式,同时将不再参与“北约”的联考;上海交大的AAA测试将重点考查学生在环境和情景中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特别是考生的创造力、想象力、鉴赏能力和学习能力等,命题以现行中学教学大纲为参照,难度略高于高考,但不以超出中学大纲的知识为主要考察目标;同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九所高校的“卓越联盟”的学业能力测试将于2012年2月12日进行,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即数学、自然科学(涵盖物理与化学)、社会科学(涵盖语文与英语)。笔试结束后,联盟9校将根据各自方案进行特色测试或面试。

  点评:复旦附中副校长吴坚表示,自招的笔试每个高校都有侧重点,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都旨在通过笔试来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而且对学生来说也较难在短时间内进行所谓的突击和临时抱佛脚。参加的学生应在原有已掌握得不错的知识点的基础上,对往年笔试题型、某些重要概念和思考方式等再做提升。

  吴坚分析,复旦大学的“千分考”涉及10门学科,覆盖面较广,所以更能考察出学生对各学科知识的理解能力,而且由于“千分考”只有选择题这一种题型,更需要学生能在有限的时间中做出迅速又准确的判断。在备考时考生也可以朝着“基础知识”这四个字的方向去努力。

  而“华约联盟”的笔试实行文理分科,所考察的学科相对较少,但对学科知识点的深度上要求会更高。“卓越联盟”也是如此,可能对一些在某些学科上有特长的学生而言优势会更大些。

  最受欢迎:高考取消综合考

  热度:★★★★

  事件回放:上海市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政策将从四方面进行调整,其中最大的变化是取消了综合能力测试这一科目,本科类别的考试科目定为“3+1”门,即语文、数学、外语(含听力)等3门,以及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和生命科学等6个科目中的1门。各门科目满分继续为150分,总分600分。高职(专科)类别的考试科目定为3门,即语文、数学、外语(含听力)。各门科目满分继续为150分,总分450分。

  点评:上海交大招办主任陶正苏表示,以往在上海高考中占30分的“综合能力测试”,对优秀学生来说本来区分度就不大,而且这门科目以考查基础知识为主,在高考中也确实比较难拉开考生之间的差距。从交大往年招生的分数来看,大部分学生在综合这门的分数为25分-28分左右,最少的也就23分,差别不大,并不能拉开分数。

  向明中学校长芮仁杰说,取消高考的综合考是件好事,因为这不仅有利于减轻学生,特别是高三学生的学业负担,同时也有利于增加学校教学安排的自由度。学业水平测试也可以取代综合考,检验学生对副科的掌握情况。

  曹杨二中原高三年级组长章珣则认为,综合考的初衷是希望学生能全面发展,不仅将眼光投向自己选择的+1科目上,还能重视其他各副科的学习。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它并没有完成“使命”,多数学生除了关注三门主课和+1学科外,并没有对其他学科给予重视。而2009年开始实行的学业水平测试与综合考功能相近,且不仅对高考有一定的辅助作用,也可以检测学生是否完成了高中阶段对各学科的基本要求,所以这次的取消很合理。

  最吸眼球:小升初对豪华简历“关门”

  热度:★★★★★

  事件回放:上半年,市教委公布的《2011年本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在家长中引起了很大的争论,因为其中两条实施意见表明: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招生中,各类学校报名时一律拒收学生所提供的奥数成绩、各类竞赛获奖证书、各类等级考试证书,拒收各种特制的学生个人简历等材料。

  点评:在家长圈中,有些对这条政策赞赏有加,说这等于是为自己和孩子松了绑,不用再跟风,因为怕自己孩子在与有证书在手的孩子竞争民办学校名额时吃亏,才不得已浪费精力、时间和财力陪着孩子四处参加竞赛。因为如果这条政策得到了实行,那这个竞争就基本不存在了。但有些家长对这项政策却大呼“吃亏”,觉得孩子“白读了、白考了”。

  特级校长、民办交华中学校长赵凤飞说,学校多次强调没有必要为孩子制作“豪华简历”,因为小学毕业生的差异并不会很大,但历年来仍有学生的简历做得很精致。学校一直以来都不会将是否获得证书作为招收学生的依据,主要还是看学生在面谈中的各项综合能力的反映。

  民办新北郊中学校长郎建中认为,学校如果不再收学生获奖证书,那学生在小学时的成绩和教师评语将占不少分量,但担心学生的小学成绩可能会造假,对此他呼吁:社会应尽早建立与这项新政相配套的诚信机制。

  最受期待:电子书包、iPad进课堂

  热度:★★★

  事件回放:时下,本市不少区县的中小学纷纷试点、引入“电子书包”、“iPad”等电子产品,让课堂平添了不少“高科技”的味道,特别是已经将“电子书包”覆盖了8所学校的虹口区,第二批试点学校也即将“上马”。同时,也有小学将iPad引入课堂。

  点评:虹口区教育进修学院副院长仇勇平说,电子书包并不是简单地在终端放些电子文档,就能用于课堂教学中的电子产品,也不是普通意义上的教育教材的电子化,而是在现代化背景下整个教学变革的代名词,是数字化教育资源的整合。具体来说,电子书包是一个以学生为主体、个人电子终端和网络学习资源为载体的,贯穿于预习、上课、作业、辅导、评测等学习各个环节,覆盖课前、课中、课后学习环节的数字化学与教的系统平台。

  北虹初级中学是虹口区首批“电子书包”的试点学校之一,该校校长吴佩芸表示,“电子书包”通俗地来说就是一个小电脑,大小就如同iPad,通过教室中配备的无线上网的网络和电子白板,老师和学生的电脑可以进行互动、展示和教学。目前学校的“电子书包”试点工作在七年级学生中展开,涉及到的课程分别有语文、数学、外语、历史、地理和少量的科学,平均每天约有一节半左右的“电子书包”课程,一个小时左右。

  最受争议:狼爸、虎妈式的家庭教育可行吗

  热度:★★★★☆

  事件回放:说虎妈是当下世上最知名、最富争议的妈妈并不为过,这位美国的华裔母亲、耶鲁大学法学教授因其严厉的逼子成才教育方式,其话题席卷了全球知名媒体的版面。 “虎妈”之后,“狼爸”又来。“狼爸”是商人萧百佑,妻子香港籍,家中一儿三女都在国内接受教育。萧氏所著《所以,北大兄妹》一书今年6月出版,写的是自己如何将儿女“打”进北大的。据公开资料,兄妹二人2009年参加了“港澳台全国联考”,哥哥萧尧,以591分被国际关系学院录取,妹妹萧君以616分被法学院录取。

  点评:社会竞争的加剧使中国家庭对子女教育怀抱更高的期待,寄予更大希望。然而,面对优质教育资源稀缺,教育公平失衡的现实矛盾,有学者感叹,中国家长的教育价值观也渐渐发生了扭曲。而作为一种教育心理,不论是严苛体罚还是溺爱娇惯,都折射出如今的中国父母对于家庭教育的焦虑。

  有专家分析认为,如今在急功近利的社会大环境中,尚处在改革阶段的中国教育很难独善其身,而在教育功利化的阴影下,中国的家庭教育更容易被应试教育所绑架,而丧失其根本的育人理念。上师大教育学院院长陈永明表示,不管是“虎妈”还是“狼爸”,都是中国特色教育的产物,都违背了教育的规律。“虎妈”、“狼爸”培养出的人才未必是社会期待的人才。孙抱弘表示,“虎妈”“狼爸”的做法可能适用于适当范围、适当年龄段的孩子,但并不具有推广价值,当然对于他们的方式也不要简单的肯定或者简单的否定。

  最该反思:“五道杠”等反教育事件

  热度:★★★★

  事件回放:佩戴“五道杠”的湖北小学生黄艺博成为“官模官样”学生的标本,此后,各地爆出给差生戴“绿领巾”、给后进学生穿红色校服、让学生按不同成绩使用不同颜色作业本等一系列“反教育”事件。

  点评:此类给学生贴标签的教育,表层原因是应试教育环境下的升学率竞争,学校关注的是升学率而非儿童的健康成长;深层的原因是畸形的教育价值观。我们的教育首先应当追求的是培养合格的公民。

  孙抱弘表示,“五道杠”少年是官本位在中小学生身上的表现,是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倒退。陈永明表示,这些现象是应试教育的产物,表明上看,是用“绿领巾”、红校服来激励中等生和差生,提高教学质量,而事实上,这种行为伤害了80%以上的孩子的积极性。

  最赶时髦:网络新文体

  热度:★★★

  事件回放:“酱紫啊,那你好好休息吧。 ”“亲,你的货已经发出去了,请注意查收! ”这样新鲜的网络词汇和语言正在流行,而且网络词汇和句式也是时时更新,“蓝精灵体”、“咆哮体”、“淘宝体”、“凡客体”这些网络新文体层出不穷,往往一件热门事情就可以促成一种新网络句式的诞生,然后在网络中流行起来。

  点评:陈永明表示,这些网络媒体至少将会占据半壁江山,我们应该允许学生使用新文体,与时俱进,兼容并包,不断吸收新文字、新语言。

  上海大学中文系教授钱乃荣表示,网络新文体的出现可以促进汉语的发展,丰富我们的汉语。网络已经成为当代重要的媒体,在这个年代,人人都是写手,所以出现新词汇的频率很高,但是更新换代的频率也很快,有些词汇被大家约定俗成,比如“酷”、“宅”,就可以存活下来成为规范的词汇。

 

 

 

 

 

 


—— 信息源自:新闻晨报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