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解决升学乱象推进义务教育均衡

--------------------------------------------------------------------------------
点击次数:2173  发布时间:2011-12-26 10:47:38

 

    2011年,让家长们最揪心的“小升初”问题依然没有任何改善,面对多达十几种的“小升初”方式,家长和孩子们大多毅然决然选择了“奥数”和“竞赛”之路。合作办学、引进办学的步伐加快,但是教育资源均衡化的根本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千呼万唤始出来的“性教育”教材脚本,并没有赢得喝彩。这一年,“虎妈”、“狼爸”纷纷以不同于现代教育观念的“严厉”形象亮相,“打出来的高材生”迷惑了家长们的眼睛到底什么样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

  关键词

  ××杯 期待打破利益格局

  熟悉小升初的家长都知道,“希望杯”、“华杯赛”、“迎春杯”、“走美杯”并称为小学四大杯赛,也是“小升初”必备的敲门砖。所以,当北京市教委因为“希望杯”北京地区的组织工作违规而叫停了该项参赛在北京的开展时,引发了社会对小升初的又一轮争议和质疑。

  不让考试就考级,不让考级就竞赛,不让竞赛就占坑……小升初的选拔手段年年新、“招招”新,乱象丛生。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解决小升初“择校热”实质上就是要斩断办班、“条子生”、“择校费”这三条利益链。小升初问题加剧原因在于相关权利部门与优质学校站到利益的同一边,普通民众与相对薄弱学校则站在另一边,导致一些所谓的“名校”对政府的公开政策充耳不闻。不打破这一利益格局,任何均衡义务教育的具体措施都只能是隔靴搔痒。

  性教育 无法回避的尴尬内容

  “人类繁衍后代是靠男、女两性共同完成的……爸爸阴囊里的睾丸可以产生精子,他们的样子像个小蝌蚪,活动能力特别强……为了让淘气的精子能尽快找到卵子,爸爸用阴茎插入妈妈的阴道里,用力把精子射入妈妈的阴道内……”朝阳一所小学即将试点的性教育教材因涉及性交等内容和卡通图片,引起社会关注,有人士称“教材尺度过大,赤裸裸”。

  校方表示,性交内容有涉及但很少,这部分内容是性健康教育中不能回避的,相关内容将策略讲授并征求家长意见。

  北京性健康教育研究会副会长、首都师范大学性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张玫玫认为,性教育在中小学长期处于缺失状态,小学阶段的性教育还面临各种阻力。孩子们由于对自身发育不了解,到了青春期会产生很多心理问题,有的学生甚至会把乳房发育当成患上乳腺癌。

  目前,《北京市中小学性健康教育大纲》框架已初步形成。相关部门不会要求学校为性健康教育开设专门课程,而会鼓励各学校把性健康教育的理念、方法渗透到各学科教学中。

  专家预测

  赋予受教育者参与的权利

  ●熊丙奇,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实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至少应从三方面着手。首先,转变教育政绩观,明确政府的责任是保障公共教育,而非制造“拔尖教育”。

  其次,增加义务教育投入,加大省(市)财政对义务教育经费的统筹力度。从发达国家发展义务教育的经验看,由中央或省(州)政府统筹教育经费是普遍做法,这可保障区域内的学校按照同一标准配置教学设施、师资力量。

  再次,赋予受教育者参与教育决策、监督、评价的权利。如果在制订教育拨款预算时,有公众参与的渠道;如果在制订学校收费政策时,要事先听取受教育者(家长)的意见;如果一个地区办教育的好坏、一所学校的教育质量评价,不是由上级政府部门操作,而是交由社会评价,甚至可以根据社会评价结果,决定学校是否继续开办,这些教育乱象,还可能一而再地发生吗?

  今年年初,美国耶鲁大学华裔教授蔡美儿著作《虎妈战歌》出版并引起轰动。

  5月,“五道杠”引爆媒体。湖北武汉市13岁的少先队“副总队长”黄艺博,两岁开始看央视《新闻联播》、7岁开始每天读《人民日报》和《参考消息》,佩戴着全国罕见的“五道杠”,成为评论热点。

  8月,朝阳一所小学即将试点的性教育教材,因涉及性交等内容和卡通图片,被认为“教材尺度过大,赤裸裸”。

  10月,西安市未央区第一实验小学为学习、思想品德表现稍差的学生戴绿领巾,引起了家长和部分孩子的不满,认为这是一种歧视。学校解释这一做法是为了“激励上进,并非歧视”。之后,绿领巾的做法被叫停。

  11月,“中国狼爸”萧百佑做客江苏教育电视台,其教育口号是“三天一顿打,孩子进北大”,坚称自己是“全天下最好的父亲”。其教育方法在现场引发一片争议。

  11月,市教委下发通知,要求各学校严禁组织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报名参加各种学科类竞赛活动,严禁学校在入学工作中通过学科竞赛或参考竞赛成绩来选拔学生。

 

 


—— 信息源自:新京报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