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许多国家的教育走向变了更重视孩子的学习能力

--------------------------------------------------------------------------------
点击次数:1970  发布时间:2011-12-22 9:50:39

 

    即便今年杭二中的高考成绩尤为出色,但上周六,面向百余名家长做专场讲座的杭二中校长叶翠微还是讲,成绩是供老师了解、评价学生的测量工具。分数是死的,不是家长拿来炫耀的东西。讲座现场来了许多“00后”家长,叶校长奉劝年轻父母们,在关心孩子成绩的同时,还要关注他们的德行。

  今后世界需要怎样的人才,家长又该如何教,刚刚在北京结束一场教育论坛的叶校长同样搜集了许多最新的调查研究,他愿意与家长们一起分享。

  好与差没有绝对的

  体育特长生被英国顶尖学校看中

  “我觉得人最重要的是获得健康,健康满足后是德行,最后是成绩。只有身体健康,后面才有无限可能。”叶校长说,2007年杭州还有借读生政策,当时有一位男生凭此政策进入二中学习。二中对这个学生进行进校的常规测试,发现分数要比二中最低分数线差100多分,但家长就是希望孩子进二中,再三恳求说,孩子体育有特长,其他的只要乖一点就可以了。

  一天七节课,这个男生只有在最后一节课才会显得神采奕奕,其余时间都是趴在桌子上睡觉,因为他听不懂课。“我觉得这样下去不行,就找他聊,他对我说,他有爱好的,请允许他打篮球。”“我觉得就试试看吧,答应这个孩子在手痒时,可以出去摸摸篮球。”

  于是,经常有一个男生默默地从教室后门跑到操场,打几下篮球,再默默回到教室。

  “后来他勉强过关毕业了”。这个男生家庭条件不错,最后留学到了英国,“后来他跟我说,出国后突然发现在学习上找到感觉了,想学了。经过英国学校的评估,这个男生可以进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我的意思是,这个男生健康,有体育爱好,只要保证这个基础,后面的人生道路还是有无限可能的。”

  今年高考理科状元

  考前在想什么

  在杭二中,被大家公认、被名校认可的学生一定是性格开朗、阳光的孩子。今年北京大学数学系第一名的学生姓张,是从杭二中出去的。当年他是杭州民办初中的一名普通学生,学校成绩排位300多位。考到杭二中后,他参加了全省化学竞赛,获得一等奖,被保送北京大学化学系。但他向北大教授提出,想改学数学,因为对数学很有感觉。北大教授给了他一次机会,让他转系,结果他真的成为数学系的第一名。耶鲁大学给他开出优惠政策,希望他能申请耶鲁。不过,小张选择了麻省理工学院。叶校长说,单说智商,这个学生绝对排不到杭二中前20位,但无论是老师还是同学,对他印象最深刻的是,性格好,阳光,凡是跟他打过交道的人都说,他做事很认真。

  叶校长说,孩子最可贵的是,对这个大千世界的好奇,这种好奇会成为动力,让他们去探究这个世界。探究也许就化成了他的职业,并为之奋斗一生。但当下教育,我们自作主张将考试变成孩子的兴趣。有研究人员在北京某重点中学做过调查,有60%的学生认为是父母要他们学习,这是非常可怕的,因为学习并不是孩子自我内在的意愿。

  杭二中希望学生能注意礼仪、卫生、诚信等方面的习惯。没有这些,走出社会也很难被同类所认可。现在杭二中有15%的学生选择到国外学习,最大的挑战不是成绩而是孩子生活习惯的适应度。比如在德国,洗手水是不能外溅的,留学生需要尊重他国的文化,并且约束自己;2006年叶校长带队去美国考察,一些大学在洗手间用中文标注“请把水龙头关紧”,看到这个情景他很难过。

  如果把生活习惯升华到学习习惯来讲,二中好成绩的学生,在一堂课结束后,你会看到他们有重点、关键知识的提炼。这些学生三年高中生活,都是这么做的,走出二中也是如此。所以习惯养成非常重要,而且要孩子自觉养成。

  孩子要讲担当。今年浙江省理科状元在高考前给父母写了一封信,主要有三点内容,一是考前不要加餐,平时吃什么,考试就吃什么;二是考完家长不要立即打听成绩,第三爸爸送去考场时,路上遇到斑马线,一定要避让行人。

  希望其他家长也来体会一下,一个优秀的孩子,他在关注什么问题,脑子里在想什么。后来,叶校长特意问了他同寝室的学生、同班同学、任课老师,都说他是对别人最好的学生。

 

 


—— 信息源自:每日商报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