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从“建区”向“造城”战略转型的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科教强区”战略,牢固树立优质、均衡、开放的教育发展理念,抢抓发展机遇,创新思路,优化教育服务,提升教育品质,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开发区“城市国际化、产业高端化、环境品质化”战略提供重要支撑。在“十二五”开局之年,开发区教育事业又取得新的突破。
特色教育捷报频传,区域教育亮点纷呈
金秋十月,第七届全国城市运动会在南昌隆重举行。在激烈角逐、风驰电掣的自行车赛场上,文海实验学校的自行车队脱颖而出,频频登上高高的领奖台,首次参赛就取得了1金1银2铜的优异成绩。尤其值得称道的是,马进同学在女子争先赛中勇夺一枚金牌,实现了杭州自行车项目在全国城市运动会中金牌零的突破。
文海自行车队在杭城是“体教结合”响当当的一块牌子,也是开发区探索教育多样化途径、打造特色亮点的成功典型。早在2007年11月,文海实验学校就与杭州市体育局携手,成立了杭州文海自行车队。几年来,文海自行车队获得了良好的竞赛成绩和社会效益,形成了良性循环、互利多赢的良好态势,学校也逐渐摸索出一条较为成熟且操作性强的“体教结合”新路。文海自行车队成立至今,不仅在各级各类比赛中屡获佳绩,还为各级体校和专业院校输送了大量优秀的自行车运动员。在特色活动的带动下,体艺科技之花在文海校园绽放。
“一校一品”已成开发区学校的价值追求。舞蹈、声乐、民乐、书法、美术等各类社团广泛设立,特色项目建设已纳入学校的常规管理。
学正小学秉承儒家思想,积极弘扬祖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开办“清雅国学”等课程,让学生在国学的海洋中畅游,也让学校的老师充分汲取国学力量,提高自身素质。学校凭借坐落于钱塘江畔这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积极吮吸钱塘江流域已形成的新安文化、富春文化、钱塘文化,多元文化的交融给学校带来了“浓妆淡抹总相宜”的精彩。
走进学林小学,仿佛走进一座诗意的花园,在纷扰的繁华中,凸显着清新淡雅。在这里,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每一面墙壁甚至每一级楼梯,都传递着诗的语言,处处流淌着浓浓的诗意;在这里,学林诗社作为学校特色,弹奏出校园文化润物无声的清音。学校还专门编写了一套适合低年级学生使用的诗歌教材,童诗敲开了学生创作的大门。
下沙二小的校训有意思:厚朴、远志、清明、含笑,都是一味味中药原生草木。这里有“暖心辅助北沙教育文化群落”,有“北沙七彩阳光”社团,验证二小“健康无极限、成长无极限、快乐无极限、创意无极限”的办学追求。曾担任电视剧主演的莫瑶瑶同学在市艺术节上闪光夺牌,与从小在二小社团受到的艺术启蒙是分不开的。
春华秋实,开发区学校收获累累。开发区学校今年就获得了全国民办学校特色建设示范学校等国家级荣誉5项;文海实验学校舞蹈节目荣获浙江省2011年中小学舞蹈节中学组、小学组两项一等奖;3位学生获得浙江省中小学生美术比赛一二等奖;20人获浙江省海模网络比赛一、二等奖;在杭州市“天堂儿歌”创作和演讲比赛中,学正幼儿园节目获幼儿组金奖,下沙中学节目获中学组金奖,学林街小学节目获小学高段组银奖,48名参赛选手获得“百灵之星”称号;在刚刚谢幕的杭州市科技节比赛中,开发区斩获单项比赛一等奖7个;在杭州市第八届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优秀研究成果评选中,开发区获一等奖2项,一等奖获奖率排名全市第一;2011年,开发区学校有13个课题研究项目被省市立项,比上年度增长70%……
高标准建设
夯实教育发展基础
创新教育发展模式,提升教育品质
“教育是最大的资源,最大的环境,最大的品牌,最大的希望。”开发区领导多次强调说,“不重视教育的领导是一个不称职的领导。”开发区领导始终把发展教育作为优化投资创业环境、保持开发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内在要求,作为提升人民群众生活品质、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工程。
开发区教育资源建设日新月异。每一所学校、幼儿园都按省一类标准建设。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强度投入是开发区领导对学校建设的要求。开发区每一所校园,校舍整洁亮丽,树木郁郁葱葱,鲜花四季常开。
近几年,开发区教育财政投入每年以38%的幅度增长,共投资十余亿元,新建(迁建)了文海实验学校等7所中小学、星河幼儿园等6所幼儿园。2011年,新启动云水苑幼儿园等7所幼儿园、江湾小学等4所中小学建设。
各类创业人员子女就学问题妥善解决。在满足户籍人口就学需求的基础上,开发区坚持“公办为主,民办为辅”的原则,切实扩大各学段的教育规模,依法保障了外来创业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符合条件的外来创业人员子女入公办学校就读率达100%,有效缓解了10多万各类外来创业人员子女的“入园难、上学难”问题,真正实现了同在一片蓝天下,共享优质教育的梦想。
校园安全保障基础夯实。进一步夯实“人防、物防、技防、群防”基础,每所学校配备8名以上保安,完善新建新批学校及其他学校技防、物防设施,仅2011年就投入资金630余万元。多部门联动定期开展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多举措排查整改学校幼儿园重点安全隐患。强化安全重点时段与重点内容宣传教育。强化外部资源作用发挥,每所中小学配备一名法制副校长与交通安全校外辅导员。
从“好上学”到“上好学”,开发区成功借力已有名校及区内高教园区等优质教育资源,采用合作、委托、自主等多种发展模式,促进中小学、幼儿园又好又快地发展。
全面深化教育合作。开发区在各个教育领域不断深化教育合作,提升教育合作水平,创新“高校+新校(园)”“名校(园)+新校(园)”的办学模式。在学前教育领域,与省内最具优秀学前教育资源的浙江大学幼教中心、杭州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三所高校合作。在义务教育领域,文海实验小学成为杭州师范大学附属第五小学;与杭州第四中学签订托管协议,实现下沙中学成为杭州第四中学附属初中部的成功转型;与杭州育才中学合作办学,成立东南中学。
大力实施“三名”工程。“一流的学校不仅要有大楼,更要有名师、名校长。” 开发区负责人表示,只有做好“三名”工程,大力实施名校集团化战略,才能真正把开发区的基础教育做强做大;只有坚持引进和培养并举,硬件建设和软件提升相结合,不断改革创新,才能培育出社会公认的名师、名校长和名校,才能使开发区的教育后来居上、走在前列。开发区与杭州师范大学合作的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就是这样的结晶。2010年首批入选名师名校长培养对象的有52人。目前,此工程启动已满一年,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有效提升了开发区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和干部的专业素质,推进了打造教育人才高地。
强势推进人才强区工程。在开发区人事部门全力支持下,开发区的师资队伍建设不断加强,招聘、引进、人才培养等队伍建设与管理的制度不断完善,从制度与政策层面推动了师资队伍建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和优厚的待遇,也不断吸引着各方精英前来加盟。开发区2011年度采用公开招聘、直接考核、人才引进和定向招聘等方式,引进了优秀教师99名,对引进的人才最高给予30万元的安家费。
全面实施学前教育新政。制定出台开发区“1+4”学前教育文件:《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学前教育布局专项规划(2011-2020年)》、《学前教育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实施细则》,落实各项经费5550万元,确定民办非编教师工资福利待遇补助办法,扶持和奖励各类幼儿园发展。
加大民办教育扶持力度。结合区内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多及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专门学校较多的实际,采取多种措施促进民办学校管理和服务水平提升。2011年,组织管理干部参加 “民办学校校长培训班”,抽调公办学校校长到民办学校任校长,组织开展民办教师技能比武等系列活动,有效提升了民办学校的办学水平。
突出教育发展内涵,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紧紧围绕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教育核心问题,开发区坚持“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坚定不移地推进素质教育,切实促进每一名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和终身发展。在今年针对初中毕业生后30%的学生素质抽测中,开发区名列全市第一。
“我们的目标,就是给学生幸福快乐的童年,让每一个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成长。让我们的教师在快乐中工作,享受教师职业的幸福感。”开发区社发局负责人说。开发区给予老师的绩效工资是杭城最高的,还给老师开辟了很多展示才华的平台。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开发区的老师创意无限,成长飞速。
下沙一小的金茶娟老师,被学生、家长称为“魔法老师”。从教二十六年,金老师全身心投入作文教学的研究与实践,探索出一套独特的教学“魔法”。在她的指导下,学生屡创佳绩:从区级到市级、从省级到国家级,几乎囊括了所有作文竞赛的大小奖项;学生习作屡见报端,更创造了一个班45位同学在每个学期人人至少发表一篇习作的奇迹。各大教育媒体采访了她的教学实践后,无不感叹金老师的作文教学是新课程改革中的一朵奇葩。她也因此荣获杭州市第二届“感动杭城十佳优秀教师”称号。为了进一步辐射名师效用,在社发局的关心与指导下,下沙一小已成立“金茶娟名师工作室”,打造开发区教育的金名片。
开发区教坛群星璀璨,争相辉映。文海实验学校的三位老师今年荣获杭州市初中三个学科的教改之星金奖第一名;开发区12位小学语文老师成为中国教师研修网2011年浙江省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项目的小学语文学科主持专家和班级指导师,他们负责的小学语文协作组在三个月里有13万多人次点击,位列13个学科榜首……开发区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成绩斐然。
开发区“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展望
“十二五”时期,是开发区从“建区”到“造城”转变的关键时期,是努力实施“城市国际化、产业高端化、环境品质化”三大战略的重要时期,这为开发区教育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创造了难得的机遇。
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已经拟就。目标是进一步树立优质、均衡、多样、开放、服务的教育发展理念,促进开发区教育优质化、国际化、现代化;开创与新城发展相适应,与人民群众需求相适应,与学生身心成长相适应,与教育改革发展大局相适应的开发区教育发展新局面;初步建成资源丰富、环境友好、品质优异、公平和谐、充满活力的具有开发区自身特色的现代教育体系,力争成为全市实力雄厚、特色鲜明的优质教育示范区。
“十二五”期间,开发区将建成使用中小学幼儿园29所;继续实施“三名”工程,培养和引进省市名师名校长33名;全区学前3年幼儿入园率达到98%以上,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9%,各级各类幼儿园标准化建设达标率80%;全区中小学名校集团化覆盖率达到70%,城乡学校互助共同体参与面达到100%;区域优质义务教育覆盖率、优质高中升学率达90%以上,开发区义务教育质量进入杭州市先进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