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精神理念 决定教育高度

--------------------------------------------------------------------------------
点击次数:2489  发布时间:2011-12-20 17:57:56

 

    老师让学生道歉,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 老师表面上挽回了面子,实际上其霸道言行已抛弃了“尊重学生”的教育原则,背离了“以宽容培养宽容”的教育方法,丧失了一个教育者应有的人文情怀。

  一周最语录

  最有“创意”的设想

  “进英语城就像出国一样,弄一个"护照"然后盖章,进城之后不允许说汉语,说汉语会扣分。”

  北京市密云县县长王海臣 12 月 15 日讲到该县要建英语城时如此说。

  最掷地有声的声音

  “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活得有尊严,每一个人都体面,国家一定很体面。”

  崔永元 12 月 17 日接受媒体采访谈到《我的抗战》拍摄角度时说。

  最坦诚的忏悔

  “我不懂法,也不知犯啥罪,肯定犯错了。”

  12 月15日 ,河南“天价路桥费”再审正在进行,被告人时军锋承认有罪,并坦白曾对媒体撒谎。

  “当政协委员不是评劳动模范,不是提拔干部,你实在太忙,那你就别来当委员!”

  广州政协主席林元和谈到委员“缺席”时说。

  梁老师 “被羞辱”的尊严

  这几周,关于孩子的热议话题不断。这不,这周又出了个要求学生登报道歉的老师,此人姓梁,媒体没有披露具体名字,是大连革镇堡附近一所小学的老师,因多收了 5 毛钱,被邻班的学生小楠骂了句“彪子”(疯子、傻子),他便要求孩子父母登报道歉。而这位梁老师,也因报纸上的公开道歉信被该县教育局解除了聘任合同。

  让学生登报道歉,这类新闻想不成为热点都难。四川在线的评论认为这是另类的教育暴力。而 《新京报》的评论则为教师及教育局的过度反应表示了担忧 。这篇评论说,在这起原本非常小的争端里,没有人在讲道理,也没有人在讲宽容。相反,无论是当事教师还是教育局,决定都显得武断。在那些教育工作者眼里,似乎没有了人人平等的概念,化解争端的方式不是沟通和对话,而是在比谁比谁更强势。

  由此,我们看到的是偏颇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犯错总是难免,如何纠错本应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遗憾的是,不论是当事的老师,还是教育主管部门,都没有交出合格的答卷。

  《京华时报》王克勤的评论则认为,让学生登报道歉,这是为师者的自取其辱。老师让学生道歉,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 老师表面上挽回了面子,实际上其霸道言行已抛弃了“尊重学生”的教育原则,背离了“以宽容培养宽容”的教育方法,丧失了一个教育者应有的人文情怀。

  这篇评论说,在教育设施不断完善、硬件设备不断更新的背景下,为师者能否在理念和精神上同步升级,决定了教育最终所能达到的高度。

  吉思光 “潜伏”在《潜伏》中的逃犯

  这一周,还有个人物,也很热闹。这就是在《潜伏》中玩“潜伏”的演员“张国锋”。身份最终被黑龙江齐齐哈尔证实,真名叫吉思光,原来是抢劫警察的多年逃犯。他“潜伏”在浙江金华横店影视城,做了多年的群众演员,参与拍摄了30多部电视剧,还接受了媒体的采访。

  逃犯何以如此大胆地敢于冒险,敢在亿万观众面前“潜伏”?《新京报》的评论说,在炒作方面他们显然会投鼠忌器,“人怕出名猪怕壮”的道理他们不会不懂,但对于名利的渴望,让他们也深受其扰,即便铤而走险,也要一意孤行。

  红网的评论认为这是一个极大的讽刺:难道警察都不看电视吗?明明吉思光就是被挂上网的逃犯,怎么就能长期视而不见, 30 多部电视剧里的角色都没有引起过警方的怀疑吗?在这个案子里,警方的侦查技术应受到质疑,居然把这么明显的线索忽视掉,任由逃犯公开亮相荧屏之上,最后还是在线人的帮助下将其抓捕归案。

  新华网的评论认为,无论逃犯采取何种漂白手段,但有一点却是绕不过去的坎,那就是假身份证。应该说,在身份证识别系统全国联网后,只要保持足够警觉,识别身份造假应该不成问题,但就是这样一个并不高明的伪装伎俩却可以轻易得逞。身份证在管理和使用上的漏洞和乱象可见一斑。因此,加强对身份证真伪的鉴别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这则评论说,吉思光给社会开了一个大玩笑,但从反面也折射出时下社会管理的软肋和短板,期待笑过之后的反思能够起到吃一堑长一智的社会警示作用。

 

 


—— 信息源自:东方今报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