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国务院参事室与光明日报等单位联合主办的“为了孩子健康快乐成长”教育论坛近日在北京举行。与会专家认为,现行教育背负了太多望子成龙、出人头地的价值追求,而削弱了教育在培养健全人格上应有的责任和重大意义。基础教育要去功利化,向公民教育和本真回归。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认为,要认识现代社会人才的多样性,教育不能用一个规格、一种模式来培养人才,而是要提供多种规格和模式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各种人才。教学改革是有效减轻中小学生负担的重要方面。国务院参事、人大附中校长刘彭芝说,教师是实施教育的主体,教师应具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体验学习快乐的能力,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特别是要引发好、保护好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习过程变成健康快乐的体验。
社会经济配套政策改革是对教育改革的有力支持。有专家认为,城乡和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区县级财政投入不足,是教育发展不均衡的重要原因。要借助国家对教育的统一投入,实施一批社会工程,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提升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学生生活水平,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