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不同层次高考生如何挖掘潜力

--------------------------------------------------------------------------------
点击次数:2925  发布时间:2011-12-10 6:43:02

 

    到这时候谈学习方法已经没有太大意义,目前重要的是在学生现有水平的前提下,挖掘自己的做题能力以及用思维方式做题。我们将时间定在28天,即是4周来训练自己,看看究竟掌握了思维技巧后,到底能提高多少。首先恭喜下学了搏众课程获得较大进步的同学,希望抓好最后的时间,再有一次飞跃,到高考的时候考出好成绩。另外借助本文回答大多数学生现阶段遇到的一些共同问题。


    首先是目标定位,摆正心态


    这个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但十分重要,如果没有合理的定位自己,是无法形成科学的规划的。给自己定个自己认为最高能达到什么程度的水平是更为合理的,经过高三之前的复习备考,大家应该知道自己目前的阶段,给自己合理定下目标,摆正心态,才能在最后的时间内进一步稳中有升,比如说300~450分左右的学生这时候应当好好调理下自己的思路,老老实实的埋头课本及简单题型练习,力争上到三本。450~500之间的学生可按照自己的能力水品暂时将目标放在二本,500以上的可凭藉实力再争上游。当然这里是量化了的数据,其实就是按照自己最接近的程度去努力,越是时间紧迫,在心态和复习备考行为上越是不能着急,一定按照稳中提升的方法去利用时间。


    其次为课本回归,知识梳理


    回归课本是一定要反复做的事,其重要性就不说了,主要目的是用于查缺补漏。很多尖子生和中上水平的学生分数都丢在非常简单的基础部分上,是十分可惜的,大多是以为课本都看出花来了,每次翻过就算,反正都会,结果考试的时候丢在细节里面。


    这里不得不提到一类学生,起伏较大的学生一定要注意了,千万不要归结于马虎,也不要归结与“状态好与不好”,高考你有把握“好状态”吗?找出原因,力争每次都发挥出最大水平。

     再次经总结归纳,套题演练


    套题不是整张卷子,而是拿一类题去演练。有其是中等生和成绩较为不理想的学生,比如做(中英)阅读理解,每次连续做20~30篇,我想题库不是问题,数学解答题如函数部分的、立体几何的,按照类型每次做10道以上。为什么这么做呢比如做阅读(中英),做一篇两篇,甚至5篇10篇,头脑都比较清醒的,到接近20篇的时候,已经开始晕菜的时候,再做题,就能达到出考试时你不行的情况下做题效果了。


    做套题的根本意义不在于题海,无论难还是容易,都不要认为,我全会做,就完了,你要在做完的时候好好看看,刚才是怎么做下来的,思路是什么,利用的知识点是啥?没有总结归纳做题没有任何意义,做套题的目的就是便于总结归纳,有其是思路的归纳。


    最后再强化思维,挖掘潜能


    其中重点是强化思维,挖掘潜能这块,是目前阶段能够确保提升的法宝。因为知识体系基本已经成型,但是大家做题存在的问题是大部分知道知识点,却做不出来,是因为题目讲究的是思维体系,就是你是怎么想的。大家平时大量做题,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我们需要大量做题?能把题做出来是依靠什么:是前面不会做了后面老师讲解明白了,然后做其他题就会了?还是只有一个大概做着做着就突然做出来了?如果是只有一个大概做着做着就做出来的,一定要好好看看这题,把解题步骤弄下来,这是提升的开始。


   上面提到的内容是飞跃的前提,下面给大家做一个详细的指导,并将现阶段各层次学生的主要问题做个分析解答。


    之所以定在28天,是建议大家每一天抽出一点时间来专门针对单个学科来做套题,以4~5天为一个学科点,利用周末做总结,第四周做个大的总结。

 

 


—— 信息源自:新浪网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