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复旦大学强化“四个教育引导”提高文化育人成效

--------------------------------------------------------------------------------
点击次数:3179  发布时间:2011-12-6 6:19:40

 

    文化是大学的灵魂,文化育人是高校育人工作的核心。多年来,复旦大学将文化育人理念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着力构建文化育人工作体系,创新内容手段,强化教育引导,切实提高文化育人成效。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引导学生夯实思想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引领着文化育人工作的方向。学校依托哲学社会学科优势,积极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研究和教学,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一是加大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推进一级学科建设。学校充分发挥学科综合优势,成立了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促进马克思主义的跨学科研究。在“211”和“985”工程三期中,学校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给予重点投入。同时,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创新团队、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团队等队伍建设,在人才引进、师资补充、出国培训、岗位晋升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切实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科研能力。仅2010年,学校社会科学基础部的教学团队申请到各类省部级以上课题共20个。二是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新模式。在充实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改进考核方式、建设精品课程四个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学校连续六年举办“复旦大学中国市长论坛”,先后邀请近50名市委书记、市长走进校园为学生讲课。三是开展形式丰富的主题教育活动。近几年,学校先后开展了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年、迎接世博盛会、庆祝建党九十周年等年度主题教育活动,强化学生形势政策教育、国情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同时,设立“砺志讲坛”等一批品牌项目,邀请各界优秀人士为学生做报告,畅谈人生理想、时代精神和爱国情怀,吸引学生参与人数超过7000人次。

  ——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引导学生传承民族精神。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凝聚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和核心价值认同。学校实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工程,积极打造全校学生共享的文化课堂,开展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教育普及活动,引导学生传承民族精神。一是发挥第一课堂功能,建设中国文化精品课程。学校通过加强课程体系建设,专设“文史经典与文化传承”类核心课程,加强学生传统文化素养培养,一批文史精品课不仅成为校内学生中的热门课程,而且被制作成为视频课件,成为全国最早一批面向全社会的“网络公开课”。二是加大社团扶持力度,鼓励学生在第二课堂中传承中华文化。学校发挥学生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生力军作用,着力支持复旦剧社、复旦诗社、书法协会、京剧余音社等文化艺术类社团建设。在学校的持续投入和扶植下,文化艺术类社团数已近50个,占全校学生社团总数的三分之一。三是依托学科优势,增强校园文化场馆的育人功能。学校依托文物与博物馆学的学科优势,积极建设博物馆、校史馆等校园文化场馆。目前,学校已拥有各类文物藏品2000余件,包括殷墟甲骨、蔡侯青铜、历代古钱币、台湾原住民文物等珍贵文物以及一批文化名人的书画精品。学校重建了“于右任书法陈列馆”,并积极筹建“复旦大学艺术博物馆”。

  ——加强复旦精神文化传统教育,引导学生追求爱国奉献。学校的精神文化传统是学校的传家宝,也是育人工作的独特资源。复旦大学高度重视发掘校史资源,用百年积淀的学校传统与文化特质教育学生,把继承和弘扬复旦精神贯穿到人才培养全过程中。一是开展“复旦精神”大讨论。百年校庆期间,学校在全校范围内组织开展“复旦精神”大讨论,引导广大师生统一思想,汇聚共识,传承和发扬“爱国奉献,学术独立,海纳百川,追求卓越”的复旦精神文化传统。二是推出一批反映大学精神的文化产品。学校相继出版了一批老校长和复旦名师传记及口述史料,建设了重庆建设抗战时期复旦旧址纪念馆和一批院史(系史)陈列室,用复旦的精神文化传承教育学生、凝聚人心。在建党90周年之际,挖掘整理为党的事业英勇献身的校友烈士事迹,出版了《复旦英烈传》,带领学生深入学习复旦烈士校友爱国荣校的动人事迹。三是以“复旦书院文化”为载体促进文化传承发展。学校将每年入学的本科新生分入四所以学校四位老校长名字命名的书院,并通过参观校史馆、听校史院史报告等形式,开展学习复旦校史和先贤先师的新生入学教育,激发学生爱校荣校热情。

  ——加强人类优秀文化成果教育,引导学生培养开放胸怀。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开放包容、博采众长是全球化时代对青年学生提出的必然要求。为此,学校非常重视用人类优秀文化成果教育学生,为他们创造与不同文化交流对话的机会,培养他们的开放胸怀和国际视野。一是打造多元文化和谐共融的国际化校园环境。近几年,学校的留学生教育规模一直位居全国高校前三名。为建设多元文化和谐共融的校园,学校通过举办“外国留学生国际文化节”、“海外姐妹高校主题日”、“国际高雅艺术进校园”、“外国留学生汉语演讲比赛”等活动促进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学生相互交流、增加他们对多元文化的感知和认识。二是积极创造机会鼓励学生参与国际交流合作。学校每年选派超过1000名学生前往美国、日本、欧洲、非洲、拉丁美洲等47个国家和地区开展长短期交流学习,鼓励学生在国际交流中亲身体验异国文化。近五年,复旦大学学生出国交流人数以每年13.7%的幅度增长,5年交流学生总数超6900人次。2010年,学校把握上海世博会的契机,组织数千名学生参加世博园区志愿者工作,让学生在参与世博、服务世博、奉献世博中充分领略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

 

 


—— 信息源自:教育部网站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