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听众,松江大学园区昨天举行2012届毕业生专场招聘会。记者发现,今年随着就业形势的回暖,大学生普遍把薪酬待遇作为求职的首要条件,在对企业的选择上,知名大公司前排起了长队,一些中小企业则乏人问津。专家提醒,大学生求职不能盲目乐观。请听报道。
能源科技公司思达思易是一家民营企业,第一次到松江大学园区招聘,提供了多个岗位,但一个上午的时间,招聘人员只收到一份简历。相反的是,一些拥有一定知名度的企业展位前,学生们排起了长队:
【我们投简历对比较知名的、大型的感兴趣,小的企业对他们的企业文化也不太熟悉,不太会去投】
【比较倾向于选择那种比较有名气的公司。觉得一方面那些企业比较大嘛,比较好。发展空间比较大一点】
在招聘现场记者还注意,不少求职者对薪酬期望过高,根据调查,大学生期望月薪水平为3000元至4000元,这与很多企业开出的薪资差距很大。一位企业招聘人员坦言:今年招人不容易。
【不是太好,薪资要求比较高。差距比我的心里要高出不少了,百分之三十最起码。学生大概3500,我们大概2500左右吧。现在学生好像都对自己评价比较高了一点,感觉好了一点】
而因为今年就业岗位明显增多,大学生期望的薪酬也随之上涨。
【我觉得今年工作机会还是比较多的,但是在薪酬待遇方面可能稍微有点差距。差不多年薪4万之上,这边开的话有的公司可以达到,有的公司标的是月薪2000左右。】
有业内专家提醒,今年就业形势有所回暖,但新增的岗位需求大多来自于中小企业。对于目前应届毕业生求职过程中的盲目乐观,已经工作的几位2011届大学生也给出了自己的经验:心态不能浮躁,要明确自己真正适合什么样的企业。
【刚接触了几个学生,都在那边挑,投完简历又不想去这样,目的性不强。也没有想过去胜任某个职位,就看到某个大公司,底薪比较高就冲上去,这个公司干什么,都没想这么多。】
【现在学生很挑的,我个人觉得学生没什么经验嘛,还是要务实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