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均衡义务教育,杜绝“择校”不是梦

--------------------------------------------------------------------------------
点击次数:2611  发布时间:2011-11-28 6:56:30

 

    江苏自2010年5月启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改革发展示范区建设以来,因地制宜,“动真格”促进中小学师资均衡发展,部分地区择校率下降到10%以下,基本杜绝“条子生”。盐城市连续两年实现市区义务教育阶段没有一个“条子生”,没有一个“缴费择校生”,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明显提升。(据2011年11月26日《新华每日电讯》)

    “盼子成龙,望女成凤”,这是多数家长最大的人生愿望。因此,为了子女教育,他们不惜付出自己的一切,即使是砸锅卖铁,也让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这种心理也使得教育资源不均衡的地方择校风愈演愈烈,收费价码日益攀高。最终的结果是“肥了学校,苦了家长”。当然,择校风还会诱发腐败行为,败坏了社会风气。

    刹住择校风,既是家长的呼喊,也是全社会的共识。刹住择校风,均衡义务教育发展是治本之道。早在2005年5月30日,教育部就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部署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2010年1月又印发了《关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提出“到2020年实现区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

    然而,“中央紧锣密鼓,地方消极应付”。全国各地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很不平衡,甚至有的地方把均衡义务教育发展当作口号喊,具体工作竟玩虚套子,耍假把式,别看“优先发展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等口号喊得很响,实际落实却不怎么样。“教育均衡年年讲,年年模样都相仿。”在一些地方,尽管各级三令五申违规招收择校生将严肃处理,但有的学校根本不在乎,领导的条子照递,择校生照收,择校费照涨。说归说,做归做,说做两码事,群众怨声载道。

    择校风屡禁不止,根子在于治理太软弱。盐城市连续两年实现市区义务教育阶段没有一个“条子生”,没有一个“缴费择校生”,关键是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带头不向教育部门、学校递条子、打招呼要求择校。领导带头约束好自己,其他事就好办了。

    推进均衡义务教育发展,关键在落实中要“动真格”的。其实,如皋市大规模流动教师,比例达38%。盐城市今年把31所改制学校收归公办,一年就免除择校费2.55亿元。他们的具体做法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重要的是人家能够真正把发展教育是民生工程的头等大事,扑下身子真抓实干,扎扎实抓落实,真心实意造福于民。

    位于秦岭深处的陕西省安康市宁陕县,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2010年,当地的财政收入仅为3000多万元。正是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山区小县,能把四成左右的财政收入花在教育上,在贫困地区率先实现了从幼儿园到高中的15年免费教育。从中让人们真切地感受到了宁陕县政府重视民生、推进教育公平的诚意,做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同样需要这种真情实感。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没有教育机会的均等,就谈不上社会公平。均衡义务教育发展,将使教育公平成为可能。均衡义务教育发展做得如何,既能考验政府的执政能力,更能验证政府的民生诚意。在均衡义务教育发展上,老百姓不光听政府领导同志说了什么,更特别看重具体工作都干了些什么,干得怎么样。

    说到做到,不放空炮。江苏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改革发展示范区建设经验告诉我们,择校风并非不可刹。只要地方党政领导认识到位、制度配套到位、政策执行到位,切实均衡教育发展,没有一个“缴费择校生”不是梦。

 

 


—— 信息源自:金羊网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