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教育部表态,要逐步推进异地高考。但因牵涉面广,至今,官方政策仍未公布。近日,北京出现了异地高考的民间方案,建议“取消高考户籍限制”,依据学籍和父母经常居住地等标准来认定高考报名资格。方案一出,异地高考再次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
那么,我市新居民对异地高考有何看法呢?
学子心声:“我们想留在这儿读书。”
在桐乡市石门路学校读初中的王露茜,虽然老家在贵州,但她出生在桐乡,长在桐乡,早已熟悉了这儿的环境、文化,也有了一群好伙伴。她希望能一直在桐乡读书。“回老家读书可能会有一段时间不适应,而且这儿的学习氛围好,如果有可能,我想留在这儿参加高考。”王露茜对记者说。
“我的家人都在桐乡,而且这儿的教学条件好,我更愿意呆在这儿读书。”王露茜的同学蒋仕权说,他以前在老家时常得皮肤病,来到桐乡以后,感觉这儿的气候好,也没再得过皮肤病。
家长心声:“我们想把孩子带在身边读书。”
新居民刘勇一直在为儿子刘磊读书的事忙碌着。“我儿子已经读初中了,如果不能在这儿参加高考,我只能让他早点回老家四川去适应那边新的学习环境。”刘勇告诉记者,他儿子的学习成绩还不错,他想好好培养儿子,争取考上名牌大学,但他很担心,儿子一旦回到老家去读书,爷爷奶奶管不了孩子,儿子的成绩可能会下滑,但不回去行吗?
采访中,记者发现新居民对子女的教育越来越重视了,很希望把孩子留在自己身边读书,便于照管。也有部分新居民考虑到目前自己上班太忙,把孩子留在老家上学。
异地高考是大方向
“我相信异地高考一定能实现。”来自四川的新居民王新华有两个孩子,大儿子已经参加工作,小女儿还在读初中。他笑着对记者说,刚来桐乡打工时,这儿的新居民子女学校还很少,后来渐渐多起来了,且建造得越来越漂亮了,教学质量也越来越高,他相信,今后异地高考一定能实现。
市教育界相关人士告诉记者,异地高考是一个大方向,但实施需要一个过程,实施时也会有一定的限制,否则可能会有新的问题出现。比如,如果一个地方的人都迁移到了另一个地方怎么办?这涉及到一个地方的文化、政治、经济等方方面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