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教育现实与新课改目标还有距离

--------------------------------------------------------------------------------
点击次数:2948  发布时间:2011-10-20 6:35:29

 

  新中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启动并逐步推进至今已有10年。由于一个社会教育系统实际运行的课程形态,必然折射出这个国家未成年人生活、生存、成长的基本状态,因此实事求是地评价它的得失,在眼下有着继往开来的意义。

    课改10年,以学生为主体、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等新课改反复强调的基本理念得到了集中强化;教育领域从历来只谈教学不谈课程,到开始对课程建立起系统的认识……这些变化不断激活着社会各界对新课程的认识,几乎没有人说不要改,这个收获就很了不起。

    然而,与公众对新课改的期盼强烈并存的信心不足,则显示着基础教育整体面貌还与它的理想状态相距甚远。一项网调表明,47%的教师认为新课改之后学生课业负担反而加重,仅1/4的教师对新课改表示满意。还有专家列举了没有很好体现出当年设计的课改方案中的四大亮点:力求打通多学科的综合性学习,通过学业水平考试分流学生,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空间的选修课,中考、高考选拔学生时,学生平时成绩和表现情况要占30%。

    为什么新课程中许多好端端的设计在现实中实施不了?一种分析指出,新课程不仅在实验阶段的一些配套性措施跟不上,而且推进的阻力之大更难以想象。一些教育行政部门不作为,导致诸如“择校风”泛滥之类公众关心的具体问题长期解决不了,根源就在于有些既得利益集团实际上垄断了教育资源,而他们绝对是不支持新课改的。

    正是在这个被认为“难度不小、进展不大”的大背景中,坚信新课改有内在的动力,推崇行动者力所能及搞改革的21世纪教育研究院,日前推出的一批新课堂的改革案例,就显得弥足珍贵。虽然相关的几位校长自发地在新课堂探究新课改的模式不同,却都以不寻常的理想、激情、毅力和智慧致力于改革,从而既带给后来者种种先行一步的课改经验,又体现了他们自身勇于实践、百折不挠的某些草根特质。这恰恰是当前新课改最稀缺的资源。

    据悉,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修订和审议工作已全部结束。新课标的主要方向是使各个学段的目标更明确,比如每个年级学什么,达到什么样的量,对教学方法也有一些建议,对教科书的编写也提出一些新要求。总之,这些工作的组织者称既坚持了改革的理念,又比修订前更加实际,可行性更强。

    “独立的思考,自由的表达”从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口中说了出来,也写进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可孩子们却要面临学业负担过重、睡眠时间过少、独立思考能力不足、自由表达空间太小的反差。这个现实与新课改的核心价值定位——真正为了孩子们的和谐发展还不相称。

    基础教育如何给予每个未成年人幸福而有尊严的生活?如何提高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贡献率?这类能否助推教育回归本质的深层次问题仍在叩问着新课改的未来。

 

 


—— 信息源自:中国青年报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