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什么样的教育才是好教育

--------------------------------------------------------------------------------
点击次数:1807  发布时间:2011-10-17 6:44:23

 

   10月11日,清华附中、东北师大附中、绵阳外国语学校等全国知名中小学校的200名校长齐聚绵阳,参加了以“和谐校园、特色发展”为主题的校长论坛。论坛上,校长们的智慧对话激起了思想火花,就基础教育、学校特色等问题展开了讨论。
偏科并不是坏事
如今,社会分工对人才的需求千差万别,如何培养能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是每个学校都应该思考的命题。
清华附中校长王殿军认为,我国最缺的是具有拔尖能力的卓越人才,忽视学生杰出才能的培养,对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实现科教兴国战略非常不利。因此,培养杰出人才是名校的使命,学校要为不同潜质、兴趣的孩子提供适应其个性发展的教育环境,善于发现、发展学生的独特才能。一个卓越人才最重要的是有特长、有专长,在某一领域是领袖。现在的教育体系中,培养和选拔学生的标准并不利于杰出人才的培养,每科都全面远不如每科都合格而某一科或两科突出。
重视“非智力品质”
学校应该怎样培养拔尖人才?
东北师大附中校长李桢认为,基础教育培养不了拔尖人才。大学阶段的任务是培养拔尖人才,而基础教育是为培养拔尖人才做准备。成为某个领域的领军人才很偶然。除了学校教育外,还与家庭教育、社会环境、自身的应变能力、是否受到支持帮助等诸多因素有关。基础教育的结果要10年后才能进行评价,基础教育更重要的是对学生心理、身体、知识的培养。中学阶段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品质十分重要,即“情感、态度、价值观”。应该做到德育为先,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自主能力、自信品质和健康的心理,要诚信、热情。
挖掘学生强势智能
实践中我们发现,一些学习成绩不突出的学生往往有着独特的潜能,学校如何帮助每个学生树立自信?
绵阳外国语学校校长唐江林认为,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我们的教育基本上沦陷在“大一统教育模式”中,凡是不符合这个“统一”标准的学生便成了所谓的学困生或后进生。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对于全面地、多元地开启学生智能潜力至关重要。多元化教育理念其实就是去发现、去挖掘每个人的强势智能,使每个人都能够在自己的强势智能领域获得自信,从而获得自我发展的动力。因此,学校应该构建多元化的自信开发平台。在教学中,学校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丰富课堂学习内容,用组合的方式、发展的眼光、个性化的角度来评价学生,学生多元智能才有可能被激发出来。

 


—— 信息源自:四川日报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