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是社会的基础,改造社会必须从改造农村着手,而改造广大农村,必须从发展农村教育入手。”2011年8月2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河北省张北县农村教师大会上说,中国有13亿多人口,超过半数生活在农村,一半以上的学龄儿童在农村。农村教育质量不仅直接决定着我国基础教育的整体质量,也是实现全民教育公平的重要方面。
客观地讲,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一五”以来,中国的教育事业有了很大发展。这从以下数字中就可得出结论:
2006年,中央财政教育支出538.33亿元,增长40.1%。
2007年,中央财政用于教育支出1076.35亿元,增长76%。
2008年,中央财政用于教育支出1603.71亿元,增长48.5%。
2009年,中央财政用于教育支出1981.39亿元,增长23.6%。
2010年,中央财政在可用收入增加较少的情况下,优先保障教育等重点支出,安排教育支出2159.9亿元,增加178.51亿元,增长9%,高于中央财政支出平均增幅2.7个百分点。
但是,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农村教育不仅没有实现质的飞跃,反而还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倒退。其中原因何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的教育界人士认为,除了农村教育投入不足以外,体制机制以及人的因素也不可忽视。
教育局长房产等问题遭质疑
虽然余干中小学校教师工资低得可怜,农村中小学校多年来几乎没有投入,但网络曝料称,该县现任教育局局长胡荣贵却在余干县城拥有一处别墅,另外还在南昌拥有两套房产。
此外,另据江西媒体报道,余干县教育局还在未取得建设用地使用许可证的情况下,擅自动工并更改教师新村规划设计,在原本规划建设幼儿园、水塔的地方,建起了2排4栋3层高的独栋别墅,供该局其他在职或离职领导使用。
对此,中国经济时报记者9月7日采访胡荣贵时,曾问及此事,但他拒绝作答。与此同时,本报记者当天还要求余干县委宣传部相关领导帮忙联系协调采访该县分管教育工作的副县长雷红霞,但雷以不在余干为名予以拒绝。
而据华声在线报道,胡荣贵在接受华声在线记者采访时表示,网帖所述不完全属实,怀疑遭人诬陷。“可能是因为有人托关系找我调动工作不成,或者是政府打击私立学校时有人找我拖(托)关系遭到拒绝。”
但胡荣贵承认房子是他的,只不过没有网帖中说的那么豪华。
记者核实情况遭拒绝
为了核实上述有关情况和进一步了解江西省农村基层教育的相关情况,9月8日下午,中国经济时报记者来到江西省教育厅所在的江西省政府大院。在该大院门卫登记室,记者在1个半小时左右的时间里,先后不下10次拨通了江西省委教育工委宣传部部长、江西省教育厅社政处处长汪立夏(网络查询职务)等该厅相关人士的办公电话,提出采访要求,均未能如愿。
记者打给汪立夏处长的第一个电话是一位自称姓罗的工作人员接的,他在简单问询了记者的采访请求后,坚决拒绝记者提出的见面互相核实身份的请求,并在征询领导意见后,不能确定是否可以安排记者采访。为此,记者随后再次拨通了汪立夏处长的电话,并向再次接听电话的该罗姓工作人员明确提出要与汪立夏处长通话。
“汪处长您好!我是中国经济时报记者,想就江西教育问题采访教育厅有关……”还没等记者把话说完,该汪处长就在电话里向记者咆哮:“你说你是中国经济时报记者,我就相信你是中国经济时报记者?你也可以说你是联合国时报记者,我会相信吗?而且,你们不是教育行业报刊,有什么资格来管江西教育的事情?”
电话里,记者再次提出见面互相核实身份的要求,但该汪处长同样予以拒绝,并在骂骂咧咧中粗暴地挂断了电话。此后,本报通过多方渠道协调江西省教育厅采访事宜,遗憾的是,直至记者发稿时,仍未得到任何答复。
民办学校被强行摊派书籍
在余干采访期间,不少民办私立学校负责人向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反映,当地教育部门多次强行向他们推销由江西省教育厅领导担任编委编印的课外读物,这不仅加重了学校和学生家庭的经济负担,也违反了国家有关规定。
余干县杨埠乡爱心学校老板吴波等当地多所民办学校负责人告诉记者,早在2008年3月5日,教育部、国务院纠风办等七部委就以教监〔2008〕7号文,发出《关于进一步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规定任何单位(部门)不得强迫学校订购教辅材料,严禁搭售、摊派、强行征订教辅材料和课外读物,以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和家长经济负担。
“但在余干,仅去年下半年和今年上半年,余干县教育部门就强行向我们搭售摊派了800多本由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江西省‘辉煌六十年’读书教育活动主题书和江西省‘纪念建党九十周年’读书教育活动主题书等书籍。”吴波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说。
翻开其中一本书名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00例》的读本,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发现,汪立夏处长正是该书编委会委员之一。
“我们一点也不想买这些书,但不买这些书,教育部门称将不给学校发放学生的义务教育课本。”在杨埠乡爱心学校图书室,身为余干县政协委员的吴波指着堆在墙角几乎不曾有人翻阅的上述书籍,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说:“我们办的是幼儿园和小学,这些书孩子们能看得懂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