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出国留学切莫“搭错车”

--------------------------------------------------------------------------------
点击次数:3593  发布时间:2011-10-14 17:45:04

 


    条条大路通罗马,条条大路能留学?如今在北京等大城市,国际化教育已经成为准主流,孩子出国留学的道路可谓四通八达。以中学生为例,既可以直接出国念高中,也可以边读国内高中,边准备托福、雅思、SAT考试,或是直接转到国际高中去就读。仅仅一个国际高中,既有公立的,也有民办的,有走读的,也有寄宿的,细化到课程的名目和概念,更是五花八门。按说,选择多了是件好事,但面对如此之多的项目,家长们反而没了主意。想走国际化,哪条路更保险?

  国际化教育有点儿“乱”

  已经过去大半的2011年,国际班、国际高中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办学机构不仅有新东方国际高中这样的民办校,北京一线的示范高中也纷纷涉足其中。保守估计,目前全国范围内此类项目至少有300到400个,仅北京就有不下40个。因为名目太多,办学质量优劣又没有统一标准,家长们犹如雾里看花,想选择更不知道从何入手。

  作为业内人士,新东方国际高中(北京)校长王鹏认为,“办学机构遍地开花,说明学生和家长对国际班、国际高中的认可。新东方国际高中今年的生源质量比去年更好,也是一个佐证。但是,国际化教育发展太快了,确实有点儿乱。”这种混乱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随意增项,比如有的学校原本只做加拿大国际课程的项目,突然间就冒出了美国AP课程方向;二是课程标准、课程体系比较混乱,办学机构各自为政,至今还没有哪个得到了行业内的普遍认同和信服。还有,就是师资构成和配比也没有公认的标准。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学生和家长都陷入“选择性障碍”,他们总是在不同学校、不同体系之间犹豫、徘徊,各校之间的生源流动也成了家常便饭。

  在王鹏校长看来,与混乱局面伴生的,是几大“怪”现象。首先,学AP课程成了时尚。好像不开AP课、不学AP课,就“OUT”了,以至于针对高中生的国际项目直接冒出了AP班。其实,AP本身并不是高中文凭,如果没有基本的高中文凭课程,学校直接办个AP班,就像高中三年只学托福一样滑稽。更何况,即使在美国本土,也只有准备冲击美国TOP30的顶尖学生才会考AP。对于国内学生来说,如果没有80%以上考入美国TOP30院校的把握,花费大量时间学AP根本没有用。换句话说,如果托福考不到100分以上,即使AP门门都考5分,仍然等于0。所以,绝大多数中国学生,首要任务还是踏踏实实地考好托福和SAT,否则就是舍本逐末、南辕北辙。其次,有些国际高中、国际班大搞“快乐教育”。我们可以算笔账,从高一入校算起到递交留学申请,满打满算只有不到两年半。这么短的时间,学生既要完成高中的课程体系,又要考托福、SAT,还要有美国院校要求的课外活动、社会实践。如果准备申请TOP30的大学,至少还要拿到3门AP 5分。所以,国际高中可以搞素质教育,但一味“快乐”肯定没戏!实际上,美国本土的高中生也不“快乐”。

  对号入座选对“跳板”

  对于高中生来说,出国留学的选项虽多,但归纳起来无非是直接出国读高中(大学),还是先留在国内过渡?准备在国内过渡的,也无非选择公立校还是民办校,寄宿还是走读,外教还是中教。选项看似复杂、无序,但掌握了一定的标准后,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对号入座,就能找到最适合的“跳板”。

  首先,在决定直接出国留学,还是先在国内过渡时,家长应考虑孩子的综合实力。如果孩子性格开朗、爱好广泛,有一定的学术能力、判断力、独立生活能力和调整适应能力,即使学习成绩不是特别拔尖,直接出国也没问题。但是,如果在某一方面有“硬伤”,一定要先在国内过渡,弥补“短板”后再送出国门。因为,出国留学是面“放大镜”,优势、长处会被放大,短板、劣势也同样会被聚焦。如果孩子有硬伤,特别是沟通能力差、行为习惯差,出国就会成为“死穴”。

  其次,选择上公立学校还是私立学校,并没有一定之规,但家长首先需要戒除自己的虚荣心。因为,国内公办名校高考的成功经验很难被平移到国际课程。换句话说,深谙应试教育之道的国内名校、名师,未必能适应国外的升学考试和教育特点。最现实的问题是,双语教学对传统公立学校的老师就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而一味依赖外教,在国际项目中同样行不通。这是因为,目前国内的外教大多只适合教口语,能够用英语讲授数理化等学科课程的寥寥无几。由于外教资源紧缺,有些国际项目还聘用了一些只能在国内短期任教的外教,老师换得像走马灯,加之教材不统一,不同外教的课根本衔接不上。为了避免这些问题,新东方国际高中的做法是,用年轻、外语好,能适应学科教学的中国老师挑大梁。这些老师和学生年龄相差不多,代沟不明显,授课方法灵活,很受学生欢迎。

  另外,选择寄宿还是走读的标准也非常简单——如果家长有时间、有精力、有教育方法,走读肯定是最佳选择,但只要有一条不具备,就应首先考虑寄宿。而且,对于准备出国留学的孩子来说,提前适应有压力的集体生活,也是重要的必修课,因此家长该放手的时候就要放手。

  国际项目不应忽视“中国元素”

  国际高中、国际项目要不要保留中国元素?王鹏校长的答案是,不仅要保留,而且还要发扬光大。因为,只有我们特有的东西才能让中国学生在美国依旧保持竞争力。基于这一理念,新东方国际高中无论在课程设置,还是课外活动的设计上,都着意强化中国特色,突出中国学生的优势。

  比如说,新东方国际高中没有照搬美国的课程,而是自行设计了适合中国学生的课程体系。一方面强化语言,包括英语和第二外语,另一方面照常开设语文、政治和历史课,并适当增加数理化的课时,让中国学生在自己擅长的学科上继续保持优势。新学年开始后,学校还为全体学生增加了“中国书法”选修课。对此,有些家长不太理解,反正已经决定出国读书了,为什么还要学这些“用不上”的东西。但事实恰恰相反,在国外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很平常,只有中国学生擅长,而美国学生不会的东西,才能形成核心竞争力。又比如说,在课外活动的设计上,怎样既能满足美国大学对申请人的要求,又能结合中国国情,新东方国际高中的老师们很是费了一番心思。他们带领学生广泛参与国际组织的各种项目,担任中国调研员,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接触到真实的社会,学会全面、客观、多维度地看待问题。新东方国际高中的学生还有大量参与国际赛事、国际性交流的机会,在中网、亚运会的赛场上,在国际模型博览会的会场上,都活跃着孩子们的身影。通过参与这些高质量的课外活动,学生们提升了能力、展示了才华,与美国名校的标准越来越近。

  在学校管理上,新东方国际高中也延续了公立学校的严格管理。新学年,还在学生宿舍加装了手机信号屏蔽器,对电子设备的使用严格限制。对此,有些学生和家长也感到不理解:“这不是与美国的宽松管理相悖吗?”对此,王鹏校长解释说,是否采取这些严格的管理措施,学校内部也有过争论。但是,我们认为,中国学生的成长环境和美国学生很不一样,美国学生从小习惯了自由和规则,能够自制地享受自由,而中国学生从小没有自制力的训练,需要一个过程,马上放开很容易导致混乱。所以,我们不能照搬国外的宽松式管理,该严格的地方一点儿都不能放松,这也是对孩子和他们的家庭负责。他坦诚地说,“孩子们能否顺利与留学目的国对接,出国留学前这最后一站至关重要。因此,新东方国际高中只能成功,容不得一点儿闪失,家长们的选择也同样如此!”

 

 


—— 信息源自: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